1. 东方式插花的构图是什么
1、采用不对称构图形式
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中说道:“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意思即为插花的合宜就是要近其天然之态,参差错落。虽然对于不对称构图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和下垂式四类基本构图形式,但中国传统插花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所以可以通过高低错落、疏密聚散、刚柔曲直让作品充满千变万化。
2、突出作品的线条造型
线条感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利用花枝的粗细、曲直、平斜、高低、刚柔等变化,将它们进行组合,就能够表现出无限的情趣。
张谦德在《瓶花谱.折枝》中对花枝的选择和采摘作了明确的要求,在选择上他提出“折取花枝,须得家园邻圃,侵晨带露,择其半开者折供,则香色数日不减”,还明确指出“若直枝蓬头花朵,不入清供”。
在采摘上则要求“花不论草木,皆可供瓶中插贮。第摘取有二法:取柔枝也,宜手摘;取劲干也,宜剪却”。
在实际应用中,因木本枝条姿态多变,欣赏期较长,所以在东方插花中较为多见。
3、借花抒情,将花材人格化
在古代,人们将花分为高低贵贱不同的等级,把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附加到了植物界,指令某些花为君主,某些花为奴婢,尤其在隋唐以后,花草树木多被人格化,唐代的张翊所著的《花经.九品九命》中就是模仿封建社会中官僚等级制度,第一次系统的把七十多种花木进行了品级排序,虽后在宋代有所变化,但至此将花卉分为不同的品级也就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
根据花草树木的生长**性、形态等被赋予各种寓意,以花喻人、借花抒情。如牡丹,张翊评定为“一品九命”,后来改为“花王”,曾被用作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材,现在成为了繁荣、富贵的象征。再如荷花,人们会以它“出淤泥而不染”的生长状态成为了清净、品格高尚的化身,常被用于佛前供花。花材之间的组合也有了美好的寓意,如松、竹、梅的组合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将柏枝、万年青、荷花、百合进行组合,寓意“百年好合”等。
4、重视作品与环境的融合、统一
与环境融合是插花创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东方式插花讲究把多感官的美感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浑然一体的高雅艺术。袁宏道在《瓶史.屏俗》中这样提到“室中天然几一、藤床一。几宜阔厚,宜细滑。凡本地边栏漆卓、描金螺钿床,及彩花瓶架之类,皆置不用”。这里所提到的“室中”主要是指文人的书斋,是文人雅士读书、冥想的场所,所以整体陈设要清简,室内陈设一架天然几,一张藤床足矣,几案要阔厚,避免女性化的纤细,但质感要光滑细腻。本色的藤床与插花遥相呼应,营造出质朴素净之感。凡是带有彩漆、描金、螺钿之类过度修饰的家具,一概丢弃,以免夺了本色家具的主体之位。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插花创作之前就要清楚的掌握陈设环境的具体情况,将它考虑在整个插花作品中,以达到创作目的。
5、注重意境之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也是插花的最高境界。它自然多变,既有形式,但又不拘泥与形式,给出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一切都以“师法自然”为前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东方插花艺术的构图原则
水仙花和玫瑰花都是符合造型合构的。
3.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造型是什么
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插花,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东方插花有三大原则,即境物和谐、色彩协调、构图完善。
色彩协调 即要求插花所用的花材间色彩协调。既要有鲜明的反差,又要有和谐的统一。插花的色彩搭配有各种方式,有的以一种为主色,其他的为辅色,起点缀和加强主色的作用;有的两种色无主次之分,还有的把几种融为一体,各种颜色好像繁星一样,但整体上形成新的色彩视觉。插花材料色彩间的配合应根据插花的形式而定。东方式插花色彩整体效果以“雅”为佳,西方式插花则以“繁”为佳。
4. 东方插花有几种基本构图形式
1、用花量:西方式插花用花量大,色彩丰富。
2、形态: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图形构图,讲究对称和平衡。常见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 面形等。
3、意境:西方式插花注重整体色块艺术效果,富于装饰性。
4、表现表示:西方式插花更像是油画。
5、风格:西方式插花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这些都不是东方插画的特点。
5. 简要介绍东方式插花创作原理
1、花枝和花器比例尺寸要适当
①测出花器的尺度:花器的尺度=高度十直径。
②确定第一主枝的高度:标准的尺度,是花器尺度的l.5倍;如果环境的需要,扩大插花构图,可高达花器尺寸的2倍;若环境较小只供个人欣赏,将尺寸减至1倍,也无不可。
③确定第二、三主枝的高度:第二主枝的高度应该是第一主枝长度的3/4;第三主枝的高度应是第二主枝的3/4。
围绕这三支主枝所补充的花枝称为“从枝”,顾名思义是陪衬,在作品中,从枝是用来充实整个构图的,所以从枝的数量是不限定的,要视作品需要,自由增减。但有一个原则,每一支从枝的高度都不能超越各自从属的主枝。一个插花作品的成败,固然要对三个主枝下大功夫处理得当,往往还要取决于对从枝的处理,主枝好比是“骨架”而从枝则好比“血和肉”。
主枝的长度是有限定的,从枝则只能按各人审美观及自身艺术修养去体会去安排,往往从枝的处理比主枝化时间多难处理。这足以说明,从枝在插花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2、大花应该配小花
如主花为玫瑰,宾花应配剑兰;主花为大理花,宾花应配非洲菊;主花为百合花,宾花应配玉簪花。绝不能用种类不同的而形态相似的花相配,否则就宾主不分了。
3、深色应该配浅色
如果主花的颜色是深红色的,即宾花应该配淡红色的,要是取一样的深红色,或宾花比主花色更深,那很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4、配叶只能用一种
假如主花有叶,宾花也有叶,两者之中只能选用一种,牺牲另一种;或两种皆不用,另配山草。要是两叶同用,或是用几种山草,就会显得太紊乱了。
5、花叶宜斜不宜直
无论插的是盆,还是瓶,花与叶的姿态,总宜带斜,而不能直立。至于斜度怎样才算理想,则要看具体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6、章法宜疏不宜密
插花,多少都该带点画意,章法决不可太密。密则有窒息不通风的感觉,教人看了不舒服;疏则花叶容易表现美态。
7、花叶不可一般高
剪枝之前,先要有一个腹稿,然后才可以下剪。主花应该略高,宾花稍低;配的叶子,一定不可与花一样高度。假使花器是圆盘或圆瓶,叶子该分散低垂在花器周。
8、花器与花不同色
花的颜色,绝对不可以与花盆、花瓶的颜色相同;比如花是大红、大紫的,或是大黄、深黄的,花器就应该是全白或是浅蓝色的。这样深淡相映,才能衬托出花的鲜艳。如果花与花器同是深色,观感上就大打折扣了。
9、花性必须认识清楚
选择花材时,对主花与宾花的耐久性,应该有认识。较可取的是主花与宾花两者耐久性相同;否则,尽管主花依然神采焕发,宾花却已萎谢,或者宾花新鲜依然,主花却是凋落,都是使人扫兴的。
10、放置地方须得体
花器的高矮,也决定了插花整体的格局。因此插花完成之后,放的位置须看花器高矮而定。比如,矮的圆的,宜放餐桌或酒橱上;高的方的,宜放在窗前,或书桌上,安放不妥,观赏也会减少兴趣的。
11、花枝主次应分明
在剪花时,要选一枝最好看的作为主枝,其余的作副枝和陪衬枝,以补充主枝的不足,使其更见充实,整个构图取得平衡效果。
12、花朵分配要均匀
无论主花或宾花应考虑互相呼应,花朵分布匀称。主枝、副枝和陪衬枝的搭配要适当,并构成一个整体。
13 水质宜常保清洁
不论是瓶、是盆,养花的水必须经常保持清洁。
6. 东西方插花构图有哪些不同
中式插花的布局技巧
中式插花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以及构图布局的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与作品的清雅流畅,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中式传统插花一般都是以三大主枝来决定造型的基本形式。
作为骨架花材的木本枝材,有的可以表示山川大河,有的可以表示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常能唤起我们的共鸣,给予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第一大主枝的使用决定着所插花型是直立型、平展型、下垂型等等。
中国传统插花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
造型中的线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横线、折线等,这些抽象的形式线都能体现一种情感。在线条的表现力中,直线具有紧张有力的内涵,就是人们对挺直的苍松,粗壮、高大的建筑的感觉;
曲线具有柔和感,给人一种单纯、明快的感觉;因为人们常说“心如止水”,静止的水是平的,所以横线让人觉得平稳和宁静;
斜线与横线相反,它蕴藏着一种冲击力,是不稳定的;折线可以理解为“之”字型的线,表现出一种力度。
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没有明显的几何中轴线,但强调枝叶、花朵的协调,在不对称中体现均衡。其构图遵循“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格式和严格要求。
插花布局图例
中式插花的花型简单来说一般是以三个主枝条骨架(第一主枝A、第二主枝B、第三主枝C)然后再在各个主枝的周围插辅助枝条来填补空间,最后的花型要丰满、有层次感。
第一主枝A高度一般来说是花器单位的1.5-2倍(花器单位是指花器的高度与直径之和),盆插1.5倍瓶查2倍,第二主枝B一般是A的1/2-3/4,第三主枝C是B的1/2-3/4,中式插花里面一般AB多用木本枝条,C的话可木本可草本,ABC是骨架,其次从枝补枝基本都是草本枝条,且一般不超过ABC的长度,主要是陪衬作用。
7.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构图一般由什么组织构成
东方式插花又可以分为东方式传统插花和东方式现代插花两类,它们在选用花材上表现手法和情趣上与传统插花多有差异。
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表现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与风格: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插花以自然为主体,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态,展现自然之神韵和规律。珍惜花木之生命,赋予花木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性,不仅表现其自然形态美和自然的生机,而且强调其内在的神韵之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强调线条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条,多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的构图为主,造型自然活泼而多变。注重作品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使作品、配件和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