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森林城市建设的意义

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仅能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多种使命,在碳中和占用重要作用。同时,森林还是农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然而,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森林防火意义重大。

森林防火是人民总结经验,提前预防火灾的手段,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森林防火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和控制火灾,在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2. 森林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什么

让大自然变得更美好。

3. 你知道森林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什么

1:综合指标 1、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森林建设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道路、农田、水系均实现林 3、通过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南方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北方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6%以上,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 4、按照城市

2: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 2、组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3:古树名木保护 1、划定了保护范围,设立有标志牌、编号、档案; 2、明确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养护措施落实,树木得到有效保护。

4. 森林城市的重要性

《森林报》采用报刊的形式,以作者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按照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以及森林里发生的可悲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森林中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拓展资料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

森林报部分内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

当今,我们整日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中,远离大自然,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也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

5. 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

《挪威的森林》想表达自我救赎、孤独。

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出场人物的自我救赎的成功与否中我们看到,玲子和渡边的自我救赎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对他人的救赎中完成了自我的拯救。

这也是小说《挪威的森林》未曾消解掉的意义。青春述茫的救赎之路不是两性的情爱,而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

这是因为这一切的根源,并非人的自然属性所致,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使然,是这个冰冷冷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作祟。

年轻一代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少,他们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迎接现实世界的挑战。

他们不再面临困难,相互之间难以交流,这不仅仅是日本的现状,在世界范围都可以看到年轻人自我封闭,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

《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和她最初的恋人木月所以采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无非是两人一直处于近乎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无法同纷繁复杂的外界沟通。

在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现实生活的时候,木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而直子在木月死后一直在拼命挣扎,想从木月之死的阴影中走出,想敞开胸怀接纳更丰富的世界。

6. 森林城市主要建设内容

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不断改善;

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40%以上,北方城市达到30%以上;

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

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7. 森林城市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也是看山的!它是张家界旅游的后起之秀。景区的特色是险,奇,秀而且也世界上最长的观光索道。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四面绝壁,雄伟壮丽。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的高山珙桐群落。天门山文化底蕴深厚,留有大量赞咏天门山的诗词,更有众多神闻传说,被誉为张家界之魂。山顶天门山寺自唐朝建成以来香火鼎盛,寺外有七级浮屠,掩映于青枝绿叶中,古雅幽清。

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钟响彻天际,击鼓震动山岳,香烟袅袅如云。

明万历年间南岳僧在此传经授戒,从此闻名遐迩,朝山拜佛者达周边四郡十余县,信士遍及湘西北,天门山因此成为 湘西第一神山。天门山终年云雾缭绕,云海景象变化无穷。山间溶丘、石芽广布,奇石秀木及珍禽异兽繁多, 更有飞瀑流泉喷涌而出。天门山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集雄、奇、秀、险、幽于一身,被誉为空中原始花园。 天门洞、天缝渡仙、五指山、将军石等是有名的峰林景观,还有神秘的千佛洞等待你的探奇;山间的韩家沟则是富蕴满族风情的村落这里久居的几十户满族农家至今仍完好保留着其在语言、饮食、衣着、居住以及婚庆殡葬等方面的满族风俗,是难得的民俗文化旅游地。

8. 森林城市建设宣传语

1、杜绝森林⽕灾、保护绿⾊家园。

  2、森林是⽣命摇篮,⽕灾是森林杀⼿。

  3、爱草爱花爱森林,⽆视防⽕等于零。

  4、冬春草⽊⼲、严防⽕烧⼭。 5、森林植被易燃烧、野外⽤⽕须谨慎。

9. 森林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5%;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2%。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全国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606万km2。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已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泊不数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

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一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产增收。

退耕还林是现阶段我国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必须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来拉到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中度速发展。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加上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种粮食的收益很低,有些地方农民收入受到影响。拉动内需必须首先增加9亿农民的收。实施退耕还林,开仓济贫,可以增加农民收,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10. 森林城市创建的进展 做法和成效

1、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2、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3、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5、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不断改善;

6、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7、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40%以上,北方城市达到30%以上;

8、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9、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10、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11、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12、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13、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14、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15、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16、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17、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18、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19、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

20、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21、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22、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23、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24、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25、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26、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27、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28、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29、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