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竹常用于

玉竹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呈横走态势,肉质是黄白色的。叶面呈绿色,下面灰色。玉竹原产我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它还是一种耐寒、耐阴,喜爱潮湿环境的植物,因此也适宜生长在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玉竹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也叫玉竹。人们一般喜欢在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

玉竹的功效为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一般在大一点的药房都有销售,它的成分主要是多糖类,开水泡有效成分不容易浸出,最好能煮20~30分钟。

2. 玉竹的用途

玉竹的药用价值有养阴润燥,生津止咳。能治热病伤阴、口燥咽干、干咳少痰、肺结核咳嗽、糖尿病、心脏病等症。

玉竹中含有很多维生素A与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玉竹中含有多糖及玉竹果聚糖等等,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等等,对于心悸、绞痛等心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玉竹含有维生素C,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另外研究表明玉竹是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的免疫力增强药物。

玉竹相关配伍:

1、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2、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秘药》)

3、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葳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4、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之。(《圣惠方》)

玉竹介绍:

玉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

3. 玉竹是什么

玉竹是一种汤料。

玉竹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汤料”,味道甘甜,用它煮出来的汤也清润可口,颇受主妇们的欢迎。

其实,玉竹不仅是主妇们煲汤调味的好帮手,还是一款擅长为皮肤“补水”的润肤佳品。

玉竹汁液丰富,能给肌肤补充“水分”,因此如果是单纯因为皮肤干燥而发暗的情况,常常喝玉竹水会有一定“美容”的作用。

4. 玉竹的特点

竹质是制作扇骨的主要材料,盛风苏扇常用的竹质有玉竹、棕竹、紫竹、斑竹、湘妃竹、老凤眼竹、豹纹竹、花竹、蝴蝶花斑竹、黑湘妃竹、草湘妃竹、凤眼竹、罗汉竹、梅鹿竹、箭竹等等。每种竹子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具体选择什么竹子做扇骨要根据个人喜好。

5. 玉竹 百科

名字:金香玉因其配方中还有金银花、丁香、玉竹而得名。又名青气如兰茶。

金香玉竹茶  配方:金银花、丁香、玉竹、藿香、薄荷、蒲公英、陈皮、乌梅。

  用法:将其置于杯中,用80℃的水冲泡,饮用,可反复冲泡,直至其味淡!

6. 玉竹有什么功效

玉竹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补益作用可与人参、黄芪相比。玉竹茶的主要功效是养阴止渴。其内有很多维生素A,可以柔软润滑肌肤,让肌肤不再粗糙,能起到美容的作用。而其内的玉竹粘多糖有强心作用,对各类心脏病有很好的疗效。

7. 玉竹有哪些品种

答:鉴别玉竹主要应掌握四点:一是根茎圆柱形或略扁;二是浅黄色具环节,有圆形茎痕及细根痕;三是质坚脆,断面角质、味甜有粘性;四是家种品肥壮、野生品细嫩。

湘玉竹:条较粗壮,表面淡黄色,味甜糖质重。 主产于湖南邵东、邵阳、耒阳等地

海门玉竹:条干亦挺直整齐肥壮,呈扁平形,色嫩黄。 产于江苏海门南通等地

西玉竹:颜色均较深。红棕色、黄棕色至金黄色,不及湘玉竹及海门玉竹糖分足,味甜略淡。

关玉竹:条较细长,淡黄色,表面纵纹明显,体轻质硬,味甜淡。 东北及内蒙河北一带野生品种

8. 制玉竹与玉竹的区别

玉竹

【别名】

萎蕤、铃铛菜、竹根七、玉竹参。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65cm。茎具纵棱。叶互生,椭圆形或狭椭圆形,先端钝尖。花序腋生,有1~3花,栽培者可多达8朵;总花梗长1~1.5cm;花被筒状,长1.5~2cm,裂片6,白色或顶端黄绿色;雄蕊6,花丝近光滑至有乳头状突起。浆果熟时蓝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二.竹笋

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

9. 玉竹可用于

三心玉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为长圆柱形,分支少,表面为黄白色或是淡黄棕色,半透明。

在我国,三心玉竹多被用来作为药材使用,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无论是在西医上还是在中医上都具有多种用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