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药野牡丹图片
野牡丹没有毒,植株本身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中草药的一种。野牡丹的花型很清新,所以一般是用来观赏,做庭院绿化植物很合适,不要食用。
2. 草药野牡丹图片大全大图
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记住是楮头红不是猪头红,别说错了闹笑话。
楮头红是野牡丹科肉穗草属植物,直立草本。楮头红生于海拔1300-3200米的密林下荫湿的地方或溪边,分布于中国、尼泊尔、缅甸至马来西亚等地。楮头红在中国分布相当广泛,从西藏(察偶、墨脱)、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到广西、广东、江西、福建,都有分布。
楮头红高度在10-30厘米,茎为四棱形,肉质且光滑无毛,上部分枝。楮头红的叶为膜质,形状为广卵形或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微微向下延伸。
楮头红的叶面分布着疏且粗糙的伏毛,背面分布着微柔毛或几乎无毛。楮头红的花呈聚伞型花序(花序最内或中央的花最先开放,然后渐及于两侧开放),生于分枝顶端。
3. 草本牡丹图片
因为它的枝干是木质的,枝干不死,第二年继续生长,而且是多年生的。草本的,第二年地上部分就死了,只能从地下根部重新发芽。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
4. 草药野牡丹图片大全
是不是也叫臭牡丹。别 称--大红袍、臭八宝、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
5. 草药野牡丹图片欣赏
地菍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广州植物志》;别名很多,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为铺地锦;在《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为山地菍;在浙江叫紫茄子、山辣茄;在江西叫库卢子;在湖南叫土茄子、地铺根;在广东叫地脚菍;在广西叫地樱子、地枇杷;在一些地方叫地石榴;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野牡丹科野牡丹属低矮植物。
6. 野牡丹药效
别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野牡丹科、鹿草属,是一种植物,属野牡丹家庭。灌木,直立,陆生,枝条对生,原产于美国。缨络鹿草是一种植物,属野牡丹家庭。灌木,直立,陆生,枝条对生。对生,叶片全缘,通常为3-5基出脉,花两性,辐射对称,通常为4-5数,呈伞形花序;具苞片,小苞片对生,常早落;花萼杯形,常四棱,与子房基部合生,
7. 中药野牡丹图片大全
不是。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地菍子是桃金娘目、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植物,别称有:地念、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等。它也是一种集观赏、保健、药用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
8. 中草药野牡丹图片
野牡丹的正确食用方法,将野牡丹摘下后用水洗净,之后放进锅里大火煮开,当水完全变成黄色之后,再将其捞出来扔掉,糯米洗净控干放入刚才烧开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上颜色,之后再将它捞出来上锅蒸熟就行。野生牡丹具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助消化、活血化瘀的功效。
9. 野牡丹介绍
臭牡丹形状特征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植株有臭味;花序轴、叶柄密被褐色、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叶对生,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心形,边缘具粗或细锯齿,侧脉4-6对,表面散生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和散生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叶柄长4-17厘米。
野牡丹形状特征
形态特征
野牡丹是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长4-10厘米,宽2-6厘米,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脉隆起,被鳞片状糙伏毛,侧脉隆起,密被长柔毛;叶柄长5-15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