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岭南山竹盆景

不能

土壤

山竹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相对粘土,山竹更喜欢有机物丰富、pH值在5-6.5的砂壤。

水分

排水条件要求好,山竹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1300-2500mm就能满足其旺盛生长;年内降雨量分布的均匀程度也会影响山竹的生长速率,一般均匀分布的降雨量更有利于山竹的快速生长。

温度湿度

山竹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在25-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旺盛,20-25℃的温度范围也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但是,当温度降到20℃以下时,山竹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当温度长期低于5℃或高于40℃时,会引起山竹植株的死亡。

光照

山竹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荫蔽度40%-75%最适宜山竹的生长。直接光照下,山竹的叶片,特别是新抽生的叶片,容易受强光照射而灼伤。

生长期

山竹寿命长达70年之久,但生长缓慢,从栽培到结果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果实成熟期为5-10月,以8-10月产量较高。

2. 最新岭南盆景图片欣赏

盆景的五大名树,六月雪,榆树,雀梅,九里香,榕树。

1.苔藓六月雪植物室内盆栽:六月雪一般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较适宜,忌积水。盆栽时应放置在半阴半阳温暖湿润处,也可放入室内观赏两周左右,但不能久放在室内养护。

2.榆树净化盆栽绿植:榆树喜光,只有在阳光充足处才能生长良好健壮。夏季是榆树发根的黄金时期,增强光照会促进其生命活动旺盛,光合作用及新陈代谢功能加快,使桩根粗壮。

3.雀梅属鼠李科,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是中国树桩盆景主要树种之一。

4.雀梅盆景: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是中国树桩盆景主要树种之一,为岭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树之一,也是中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

5.九里香:九里香喜温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是阳性树种,宜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繁而香。

3. 岭南山竹盆景图片

养殖方法: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不能过涝也不能过旱,要合理控制。水分不足的话植物会脱水,水分过多又会出现黄化脱落的现象。

4. 岭南山竹种植技术

繁殖方法

采种

岭南山竹子自然开花结实晚,人工种植的最早可4年开花结实。每年9-10月,当果皮由青绿变黄绿时即可采果收种。采回果实后堆沤2-3天,待果肉腐烂后用流水冲或手搓去果肉果皮,可即播或稍阴干后,混细润沙层贮藏,贮藏一般不超过3个月,以免降低发芽率。如有条件可在1月采种,获得种子后即可播种。种子千粒重1500克左右,发芽率可达85%。

播种

苗圃地选择:苗圃应选择坐北向南,地势平坦,空旷,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邻近干净水源和造林地方便的地方。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为宜,红壤及砖红壤均可,忌选粘重土壤和积水地,整理需细致。

育苗容器:岭南山竹子育苗最好先在沙床上催芽,待种子发芽后移入营养容器中培养。容器采用塑料薄膜袋(未打开时宽10-12厘米,高13-15厘米)。

苗床的制作:经铲草、翻土、碎土和除杂后便可筑畦状床,床宽1米,高15-20厘米,步道宽50厘米。为防地下害虫为害,先用20克/升呋喃丹溶液,再用0.3%的马拉硫磷溶液或2毫升/升的敌百虫溶液淋洒床基及其四周。在苗床上开播沟,每隔10-15厘米1条,沟深1.5-2厘米。

播种方法:种子采用沙藏分层催芽,条播育苗。播种密度为150-200株/平方。播后覆土,厚度1.5厘米,上盖芒箕或椰壳保持湿度。因幼苗稍耐荫,所以要适当遮荫。播种后注意地下害虫,如金龟子、竹节虫等,可用90%敌百虫0.5-0.67克/升液或50%辛硫磷0.67-1克/升液喷洒。

苗期管理

苗木分床与管理:当芽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移苗上杯。营养土按30%火烧土、60%黄心土、10%河沙,加2-3%的磷肥,四者充分混匀堆沤7-10天再装营养杯。移苗应按苗木从大到小分批移植,此时要把好质量关,选择健壮芽苗,淘汰劣势苗。移苗时间宜选阴雨天气或晴天傍晚进行。提前一天将土杯淋透,起苗时注意保持小苗根系完整,移入容器时防止弯根、浅植和“吊颈”等情况。做到即移即植,及时淋水,移完用遮光网覆盖苗床至分床苗木生长稳定后揭开。

袋苗的管理:移苗两周后,苗木生长稳定便可施肥,施肥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复合肥浓度应掌握在0.1-0.3%之间,施肥后过清水一次。在出圃造林前15天内要停止施肥。苗期防病,可用0.1%托布津、0.5%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交替淋洒。幼苗早期生长较慢,前2个月可适当遮荫,1年生苗高50厘米以上,可出圃上山造林。

苗木出圃:挑选一级壮苗出圃造林,余下苗木集中、调整后继续管理,作补植之用。丛枝、顶端优势不明显、枝缩叶淡、体态纤弱的劣苗应淘汰,不能出圃上山造林。优质苗木高30-40厘米,地径0.3-0.4厘米以上,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完好,主干粗壮、根系发达,高径比协调,叶片浓绿,无病虫害。移床苗培育大苗,2年生苗高达1.5米,可带土团出圃定植。

栽培技术

岭南山竹子山地造林应选在山腰以下较深厚肥沃的土壤,水湿条件也较好。造林前一般采用块状整地。宜用穴植造林,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35厘米,秋冬备耕整地,来年春夏3-5月造林。作为热带南亚热带多用途乡土树种。要注意防止病虫害危害。最好不要营造纯林。营造混交林才利于其健康生长。可与杉、松、木荷、海南蒲桃等其它阔叶树混交造林,混交比例为1:3(-4),并采用各树种均匀间隔如三角形配置法。

每穴可施用基肥100-200克,初植密度2米×3米或3米×3米为宜。造林后的3年内,应每年除草松土1-2次,刈除植株周围及株行间的所有杂草,对死亡株及时补植。每年施肥1次,在比较差的立地上,每年每公顷用N肥200-400千克,P肥60千克,K肥100千克,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可适量减少。对于混交林,应及时将影响岭南山竹子生长的其它树种进行修枝,以防过度遮荫,适时抚育间伐是必要的。幼林郁闭后,可伐除生长势差、过度被遮或受病虫害危害的植株,以保证林分健康。岭南山竹子如作为果树来经营需要控制株高和修枝。

5. 岭南山竹图片

岭南山竹雌雄不同株

岭南山竹是有雌雄公母之分的。母山竹口感更好,果肉更甜。无论是公的还是母的,都是会开花结果的。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5m。树皮深灰色。老枝通常具断环纹。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侧脉每边至少在8条以上,两面均无毛。花单性,异株,橙色或淡黄色;雄花成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花梗长3-7mm;萼片4;花瓣4;雄蕊多数,合生成一肉质体,花药聚生成头状,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无花梗;萼片4;花瓣4;退化雄蕊合生成4束短于雌蕊;子房卵圆形,8-10室,无花柱,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无棱,长2-4cm,直径2-3.5cm,黄绿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6. 岭南精品盆景

岭南派盆景有三种别于其他流派的特点。

第一,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整形或构图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故岭南盆景被誉为“活的中国画”。

第二,着重景与盆的造型和选择,力求盆与景和谐协调。

第三.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迹。这种技法是岭南盆景的最大特点,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岭南盆景纯粹是用刀剪剪裁而成的。

通过修枝剪叶让植物按照人的意志生长发育,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工剪裁痕迹逐渐消失,各种造型一如天成,巧夺天工。

7. 岭南盆景精品图片

石榴盆景要采用岭南做盆景最常用的截杆蓄枝法对石榴老桩盆景进行修剪,才能更好的提高石榴老桩盆景的观赏价值,石榴老桩盆景我们最好在秋季进行修剪。

1. 秋季修剪石榴老桩盆景,首先注意观察石榴老桩盆景的布局,才能对石榴老桩盆景的一年枝条进行修剪,首先剪去石榴老桩盆景的枯枝,残枝,病枝,接下来再剪去对盆景观赏有影响的枝条,比如,腋下枝,徒长枝,平行枝,交叉枝等等。

2 在上面的修剪后,就剩下石榴老桩盆景一年有用的枝条了,在每条枝条上留有两个芽点,在离最后一个芽点一厘米处用剪刀平行剪去,涂上伤口愈合剂,防止水份过多流失和病虫害入侵,更好的让石榴老桩盆景顺利过冬。

3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对秋季石榴老桩盆景留下一年枝条要发芽了,我们还要对新芽要进行一次抹芽和修剪,在新芽主枝上发出两枝侧芽时,就要对它进行抹芽了,抹去主芽,不让徒长。

这样石榴老桩盆景在秋季在这样修剪留一年的枝条,和春季的抹芽,又不影响石榴老桩盆景艺术造型,又能蓄到更多养份,给石榴老桩开更多的花,结更大的果。

8. 岭南盆景大全

六月雪,榆树,雀梅,九里香,榕树

9. 岭南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截干前,先要对桩材进行仔细观察,包括对根盘、隆基、干形走向等进行分析、构思,做出综合判断,充分保留、强化其优点,以确定干形树格。

可打腹稿或绘制预期效果图,从而选定最佳观赏面,正所谓意在笔先这一点非常重要。截干后只能按预期的选定的最佳观赏面的造型方案进行创作。如判断不当,可能浪费素材若中途又想改变方案,则会前功尽弃,甚至无法补救。

10. 岭南山竹果图片

黄牙果不是山枇杷。黄牙果也叫水竹果、黄牙桔、竹节果,甚至因为它很像山竹,所以在海南一带还把它称为“海南山竹子“,而它的学名叫岭南山竹子,名字和山竹是非常接近的。

黄牙果是藤黄科藤黄属的乔木植物,树干相当高大,可以长到15米以上,而胸径也能有30厘米以上。这种树常生长在海拔400-1200米的山林、平地、丘陵和沟谷密林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