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猪量未达标,成都三县市被集体约谈
大邑县、简阳市、崇州市因推进生猪补栏复产工作进度滞后,在7月8日被成都市集中约谈。
上述三县市为成都市辖区内重要的生猪产地,2019年生猪出栏量同比2018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截至目前,其2020年的生猪补栏复产进度亦未达标。
根据2020年成都市方案,今年的目标是确保地产生猪年出栏稳定达到400万头,并通过生态补偿在市外建设2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
畜牧养殖行业资深分析师孟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目前生猪受仔猪价格高、母猪存栏量少,以及猪瘟影响,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地生猪养殖量仍处于回升过程中,预计在下半年会进一步好转。
成都将强化生猪产量目标考核
四川省是全国的生猪养殖大省,受疫情影响,2019年四川省生猪出栏4852.6万头,同比下降26.9%。
就成都市而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受猪瘟疫情、环保等因素影响,成都市生猪养殖规模在持续缩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查询成都市统计年鉴获悉,近年来当地的生猪出栏量已从2010年的731.28万头,下降至2018年的585.87万头,下降19.92%。
而在2019年,作为成都市主要生猪养殖地区的大邑、简阳和崇州市产量亦出现较大下滑。
根据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邑县2019年出栏肉猪34.7万头,同比2018年下降43.8%;简阳市2019年生猪出栏52.5万头,比2018年年下降38.9%;崇州市2019年出栏36.61万头,同比2018年下降37.37%。
但进入2020年,四川省对生猪养殖提出新的要求。根据2020年2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农业农村厅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2020年生猪出栏到达6000万头,并将出栏任务分解至市州、县(市、区)。
成都市在5月26日公布的《成都市“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方案》中也要求,今年的地产生猪年出栏稳定达到400万头,通过生态补偿在市外建设2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总量达到600万头,占全省养殖规模的十分之一。
具体到成都市的相关区(市)县中,简阳市承担了85万头的任务量,占比21.25%。大邑县的生猪出栏目标则为45万头。
在7月8日的集中约谈会上,成都市市长罗强指出,生猪稳产和粮食安全直接影响饭碗问题,历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目前,全市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要完成全年目标生产任务,难度仍然较大。
罗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目标考核督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开展通报约谈,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严肃问责。
在集体约谈中,简阳市、崇州市、大邑县先后就地产生猪生产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我剖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四川多地探索不同生猪养殖模式
2020年是四川省首次将全年生猪产量分配到各个县市,并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但四川省农业厅称,由于四川省不同地区受非洲猪瘟影响程度不同、环保要求和用地指标限制不一,对于如何达成分配目标,各地的探索方式不一。
以成都为例,成都在保证地产猪400万头外,还与四川省内的宜宾、眉山、资阳、遂宁的城市签订协议,以生态补偿方式在上述地区认养200万头生猪。
成都表示,对承接成都生猪生产目标任务的地区,将连续3年按每年每头1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生态补偿。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目前四川省在扩大生猪生产方面仍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是仔猪价格过高,使得中小养殖户的成本压力较大;第二是可用于繁殖的母猪数量不足,仍需要一定时间逐渐恢复;第三是猪瘟疫情作为潜在风险,亦对养殖户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孟奇则认为,对于中小型养殖户来说,四川省在生猪方面的检疫要求严格,且受猪瘟影响,检疫的成本水涨船高。此外,为了防患猪瘟,养殖场日均消毒在两次以上,综合养殖成本的上升压缩的获利空间,且根据规定,一旦有一头猪染上猪瘟,那么厂区内所有生猪都会被销毁。“因此很多中小型养殖户减少或放弃生猪养殖。导致上半年的仔猪价格上涨等情况”。
在中小养殖户的养殖意愿降低之时,孟奇认为需要依靠生猪行业的头部企业发力,如四川本地公司新希望2020年的目标是800万头生猪销售计划。
而此次被约谈的简阳市,亦在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场,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900多亩土地,引进多家大企业建设大型养殖场,同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来恢复发展生猪产业,制定奖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生猪养殖业。
“如果把握好下半年的生猪出栏节奏,在7月份生猪出栏量有稳步抬升的情况下,四川省有望完成全年6000万头的生猪出栏目标。”孟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