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应用近20项技术,形成7套模式——
农科院养起“绿色”猪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约62%,占世界猪肉总产量近50%。但我国却不是养猪强国,在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生态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比如,我国猪饲料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蛋白质饲料过度依赖进口,无法满足生猪养殖的需求;同时,生猪养殖的环境压力大,对地下水、土壤、空气造成了氮、磷富营养化等诸多污染。

对此,中国农科院于2017年开展实施了“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对生猪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促进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集成应用近20项技术成果,形成了适用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和生产模式的“良种繁育、绿色高效饲料、疾病防控与兽药疫苗减负、粪尿资源化利用、猪肉加工增值、养殖屠宰全程追溯、种养循环”7套技术模式,年出栏生猪约2340万头,取得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宏福介绍,绿色高效的饲料产品,是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猪品种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仔猪提前补饲和断奶成为关键技术。但是,我国缺乏配制仔猪饲料的乳制品等原料,会导致严重的生物安全危害。

对此,张宏福带领团队研发了以维护猪肠道健康与减少环境排放为核心的仔猪营养与饲料调控综合技术。通过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等方法实现维护猪体内微生态平衡、促进免疫机能发育,减少环境氮、铜与锌排放的目的。据了解,通过该项技术,可使21至65日龄仔猪增重3.5至3.8千克,腹泻发生率降低65%至80%,减少仔猪用药85%以上,重金属元素排放量减少7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