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生态日
作为守护生态文明的重要生力军
温州公安全面实施生态警务
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在绘就温州“联袂成荫、全域大美”的绿色发展篇章中,温州公安“共美”生态警务焕发勃勃生机。
日前,《人民公安报》《平安时报》等媒体纷纷点赞温州公安“共美”生态警务。
布建“一键响应”联勤共治阵地
今年4月初,乐清雁荡山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生态警长小杨在使用无人机进行生态巡查时,发现一村民家中种植了大量的植物,疑似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豆”。随即将线索上报“乐巡亲访”智治平台,联动资规、生态环境等部门迅速开展案件查处。
雁荡山生态警务站点是乐清公安在5A级国家风景区打造的生态联勤共治阵地,邀请多部门入驻“实体化”同桌办公,推进生态警长履行好“管集巡宣”职责,实现问题隐患“一体感知”,联动处置“一键响应”,建构起雁荡山脉生态环境多维警务防护“生态圈”。
同时,突出雁荡山地域特色,配套建设景区(游客中心)、林区(雁荡林场)、海岛(西门岛)三个特色哨卡,铺开景区应急救援、红树林海洋生态保护等生态警务工作。其中,林区警务室还打造了涉案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有效解决涉案珍稀植物保存难、易损坏。此次涉案的金豆目前已移植该基地精心护养,等待回植自然环境。
近年来,温州公安根据地区保护特色和6个领域(湿地、林区、海洋、田地、景区、园区)生态资源分布、警务基础情况,科学布点全市315个生态警务站点建设,探索打造瓯海三垟湿地城市生态警务样板,全域推进乐清雁荡、苍南渔寮等山、海特色生态警务模式建设。
强化“三带双边”协同共建机制
生态环境领域的案件常呈现跨区域、长链条特点,如何强化跨区域警务协作,护航交界生态安全?
对此,温州公安围绕重点山脉、海洋资源保护带,沿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干支流沿岸经济带,强化“三带双边”警务协作机制建设,建成温宁浙闽省际陆域、温台乐清湾市界海域生态警务一体化机制,推进苍南福鼎省际海洋生态警务协作基地等10个首批生态警务支点建设,以联域串线、边际协作助推生态共护。
如鹿城联动永嘉、青田2地推动制定“六联”生态警务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以推动“常态联络、信息联通、案件联办、治安联防、风险联控、平安联创”实现温丽跨市三地整体“大六联”、鹿城跨域三所局部“小六联”,建构起瓯江流域生态警务协同共治新格局。近期“六联”机制就助推两地公安联合侦破了一起瓯江流域的非法采砂案件。
此外,温州公安还立足“一海三江”地理特征和治安特点,本地化开展“蓝盾治砂”“绿剑治污”“铁拳治渣”三大行动,密切警种合作、强化行刑联动、凝聚司法共识,1-6月,破获生态领域案件65起,采取强制措施人数同比上升47.1%。会同海事、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推动源头治理及产业转型,以靶向整治促生态平安。
构建“警长+义警+导师”生态共护格局
6月1日,50余名警娃到温州公安生态修复宣教基地——绿眼睛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参观学习,“生态义警”方明和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解野生动物、宣教展厅的动物模型,“生态警长”李丕强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长说生态”课程,分享自己在工作中救助野生猫头鹰和娃娃鱼的故事。
现在,温州公安已在全市推动落地建成了6处野生动植物救助基地,有效解决基层所队涉案野生动植物收治处置难题。而“专业保护、智库支撑、全民参与”成为了温州共美生态警务建设不断丰富外延的有益实践。目前,全市已组建生态警长1109名、生态义警队伍155支6423人,并通过筛选公检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高校等单位专业人才,聘任“生态警师+义警导师+专家智库”共85名。
开启“三警护航”绿色共富密码
时代赋势、一望千里。望里,是温州南部的一个小镇。从20世纪90年代的生产乱点区域蜕变为绿色纺织产业园,如今这里产出的再生棉纺系列产品远销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纺织经济年产值同比上升了11.5%。
“近几年,我们在循环经济创业园区建立了生态警务共富工坊,民警日常开展涉生态情报收集、案件打处以及纠纷调处、巡逻防范等助企帮扶工作。”
温州首批女性生态警长陈怡介绍说,作为望里派出所所长,她推动建立纺织园区生态警务共富工坊,打造“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生态守护队伍,推出生态治理“五联”工作机制,守护并见证了望里20余年的生态促共富之路。
望里纺织循环经济生态警务共富工坊是温州公安护航生态经济价值转化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温州公安建立“生态警长”“知产警官”“项目警官”协同护企工作机制,发动融入工业园、生态型企业开展驻企执法帮扶,强化“乐清铁皮石斛、文成山茶油、永嘉乌牛早”等本地绿色产品的权益保护和品牌推广,开启绿色产品的助农共富密码。助推“168黄金海岸线、乐清雁荡”等文旅经济向荣发展,践行“生态共美,人民共富”的目标追求。
核发 | 周卓彦
审核 | 张建宁
编辑 | 陈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