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粤桂东西部协作机制的推动下,深圳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巴马瑶族自治县,两地携手播下发展的种子,在大石山区生根开花。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在大鹏新区的牵头下,自2019年开始深入巴马开展科技帮扶农业工作。基因组所在2019年和2021年先后两次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在2022年注册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简称“巴马院”),利用科技优势助推巴马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审核批准,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普通级小型猪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书。巴马院基地成为目前全国建设面积最大的实验动物巴马小型猪生产许可基地,这标志着巴马香猪的研究和产业化迈向新的阶段,将有效促进巴马香猪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催生巴马香猪产业新质生产力。

 




     巴马香猪是广西巴马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有不可替代的生产价值。由于巴马香猪在解剖结构、生理代谢以及疾病发生机理上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动物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器械研发、药物评价、疾病治疗等方面。然而,随着巴马香猪研究地不断深入,相应的实验动物生产资质变得尤为重要。巴马院在河池市委市政府、巴马县委县政府和粤桂协作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基因组所强大的科研、人才实力和规范管理,通过2年多的精心筹备,成功通过审批。专家组在现场评审环节一致认为,巴马院基础工作扎实,前端连接国家队的基础研究,后端连接贫困地区的产业创新,是巴马香猪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排头兵”,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希望巴马院充分发挥许可证的助力作用,为当地加快走出一条科学创新协同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做好先行示范。
      科技创新是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巴马院自成立以来,先后建立自治区级巴马香猪资源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巴马香猪保种繁育基地、国家级“科技小院”,并成功构建了基因编辑巴马香猪模型,推广“春夏种稻、冬闲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下一步,巴马院将继续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作用,以深化巴马香猪产业科技合作为重点,发挥好巴马小型猪实验动物创新平台这一关键抓手,有效带动当地产业振兴,以更大担当高质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粤桂协作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