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通用6篇)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
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目前仍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养猪发展速度在加快 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
一、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较为粗放。生产的猪肉偏脂肪型。猪肉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这种方式仍为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
二、专业户养猪,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投入,建造专门的养猪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生产的猪肉偏瘦肉型。主要分布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
三、工厂化养猪生产,一般每场年出栏几千头到上万头或一万头到几万头。这种生产方式专业性很强,投入也较大,要有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同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很高,饲养专门的洋二元、三元杂交种或专门化配套系。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
随着养猪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分散到集约、由专业化生产到专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的养殖水平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国家统计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统计数据可知,2001年至今,我国养猪产业化程度逐年提高,特别是2007年后,呈加速增长趋势。
疫病复杂,连绵不断,难以有效控制
疫情的净化和控制责任重大控制猪场疾病是养猪生产的保证。近年世界畜牧业的疾病流行情况令人堪忧,各地猪场近年疾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流行疾病依旧威胁猪场安全,今冬猪病流行形式依旧严峻:
一、仔猪腹泻:或将大规模流行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规模化养猪场腹泻病的主要疾病之一。前几年主要是地方流行性发病,去年春季和冬季可以说是大流行。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流行,一些主场损失仔猪达几千头,并有反复爆发的情况发生。入秋以来,已经有多家猪场发病,今年冬季或将大规模流行。该病多发病于3-10日龄哺乳仔猪,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发病特征,死亡率达80%-100%。
二、伪狂犬病:在一些猪场可能再发生
猪伪狂犬病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往往在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先发病,几乎每窝都发病,发病率达100%。值得注意的是:病毒在猪场中可通过猪多次传代,使毒力增强,患病母猪可以经乳汁传给仔猪,引起本病的暴发,临床上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生殖道感染。此病在过去防控比较好,但近几年又在北京到浙江区域内一些猪场再流行,且都发病于疫苗免疫猪群。发病猪群表现为母猪流产、仔猪和生长猪神经症状、仔猪死亡率高,流行过后,为狂犬病阴性场变成阳性场。
三、蓝耳病:成散发,总体较平稳
猪蓝耳病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在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由于本病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因此本病也成为诱发猪高热病的重要原发性疾病。猪蓝耳病病毒高度变异,猪场常有多个菌株共存,且不同毒株疫苗相互之间不能完全保护。目前高致病性PRRSV仍是优势毒株,流行数年后其致病性和毒力仍未降低。在中小型猪场与散户多发。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
四、猪瘟:免疫防控不能松懈
猪瘟在冬春季节多发,呈散发形势,但危害仍很大,并有新的发生形式,表现为:新生仔猪多发,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以非典型猪瘟为主,混合感染严重,免疫失败现象严重。一旦疫苗免疫失败或不好,主场一定会发生猪瘟,病主要出现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
五、口蹄疫成散发,应强化疫苗免疫接种 冬春季节多发,成散发疫情或病例,主要发生于后背母猪和生长猪。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由于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和易感动物种类多,容易造成大流行等特点,在防治上,应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六、副猪嗜血病:猪群常发细菌性疾病
冬春发病率高,发生于PRRSV、PCV2感染猪群,PRRSV活疫苗免疫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例增多,日常应强化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猪群的药物预防保健。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药残问题无法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事故的发生暴露了我们养殖环节中还存在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猪肉的卫生安全成为消费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和大幅度降价,不仅给相关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由于猪肉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导致消费者对畜禽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养猪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影响我国猪肉食品安全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带来的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由于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方便化,容易出现如饲养空间狭小、饲养环境控制力不强、饲养空间卫生状况差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猪肉质量下降、激素残留等从而形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二、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猪肉生产在饲养过程中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由于饲养户星罗棋布,对其的管理和检测难以完全控制和监督。再加上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造成排泄物矿物质含量超高,影响土壤生态;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药物残留和过敏中毒等危害,给猪肉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三、重金属和微生物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饲料和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猪体内,甚至在猪体内富集,使猪肉中的有毒金属超标。同时在生猪屠宰加工运输保藏批发零售过程中,可因为卫生管理不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导致猪肉的腐败从而引起中毒。
这些现象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发展。环保压力加大,环保成本增加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小区不断增加,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如何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是各级主管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猪肉在我国人民食品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解决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有保护好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饲料资源紧张,成本上升
目前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
生产成本高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我国饲料原料市场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受自然灾害、资源减少和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这两年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动饲料产品进入高成本时代。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步入高劳动力成本时代,饲料行业的人工成本也逐年抬高。尤其是当下国内外通胀形式严峻,更助推了饲料企业的人力、原料、资金等一系列成本的全面上升。
我国是饲料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豆粕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大豆,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左右,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玉米供应日趋紧张。从长远来看,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玉米-豆粕型为主的日粮结构,在玉米、豆粕价格高企和饲料产品利润率下降的形势下,正受到市场的冲击。
技术进步与创新落后,管理人才缺乏
全国除发达地区和后来兴建的一些猪场设施较好以外,很多规模猪场的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无法提供现代猪所需的良好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对养猪实用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欠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只能算是某些猪场的专利,不重视选种选育,不推广人工授精的比比皆是。农村养猪者对技术欠缺和渴求更是深有感受。科技推广还任重道远。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养猪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先决绝目前这些困扰养猪业的难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也决定了我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养殖模式”、“智能猪业”、“低碳排放”等。
养殖模式
规模饲养场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的必要基础。也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用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猪效益和生猪及其 产品的质量。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发展规模养猪有2种方式:一是发展企业化规模养猪。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包括饲料加工、种畜禽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农户可以为企业打工,或者在企业统一管理指导下,从事商品猪的养殖。二是通过合作组织将家庭经营的小规模养猪组织起来,实行多项统一服务,与市场或加工企业建立产销联系,实现“小舢板组成大舰队”的效果。这2种方式各有长处,可互为补充。其中,企业化规模养猪,具有资金充足、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等优势,家庭经营的小规模饲养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优势。当市场供求出现变化时,企业化经营可以起到稳定供求的作用,家庭经营的小规模饲养可以起到补充需求或者减少供应的调节作用,从而实现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现象发生,可以预见,将来的生猪市场必然会形成企业化规模饲养为主、家庭化小规模经营为辅的养殖业发展模式。
智能猪业
未来养猪的科技含量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将更普及的应用到猪场日常管理,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养猪方法,向高新技术要效益,如:
(1)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猪基因组计划、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与利用、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技术。
(2)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遗传评估系统、讨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3)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低碳排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高安全性的猪肉需求越来越强烈,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绿色养猪生产。同时,在猪遗传改良方案中,加强对种猪使用寿命的选择。所有这些为世界各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生态畜牧业的基本要求与特征是:种养结合、健康养殖、资源循环、环境友好、节约高效。发展生态畜牧业,统筹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 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粪污治理,推进农牧结合,构筑循环产业,节约集约生产,提高生产效益,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 问题,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是畜牧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结语
目前我国养猪业在猪病、食品安全、环保、饲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但发展的势头还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抓准时机,迎势而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各种有效的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养猪大国、养猪强国。
2016年中国养猪及猪肉加工行业发展规模现状及趋势
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猪价将会理性回归市场,中国也将迎来养猪黄金5年。
图表 2008-2016年国内外猪肉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一、市场自由竞争主导下的中国猪肉将推动猪肉品质化,品牌化
外来引进的良种品牌猪和本土品牌猪将会齐头并进推动中国的养猪业。旧时期农户养猪是为了过年,叫年猪,百姓也只有过年才有得猪肉吃。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只是追求有肉吃这么简单了,人们对肉的口感、肉质、营养、是否健康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今后高品质高营养健康猪肉将会迅速提升竞争力,将会赢得消费者的追捧。就看谁能掌握健康猪肉的核心技术。普元中国已启动健康猪肉事业“元元”,如元元健康冷鲜肉、元元健康熟食肉、元元健康肉e网,健康又美味,吃了还想吃。元元全国连锁加盟,这是一波红利。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图表 2010-2014年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猪肉制品市场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图表 双汇和雨润的肉制品业务毛利率水平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中国畜牧业入市,融入国际市场
中国养猪业将面临国际品质猪肉和品牌猪肉的冲击,草食、家禽等肉质品快速升级的冲击和药物残留检测、转基因强制标识等政策性冲击都会给中国养猪业带来威胁。那么抗生素等药物保健将不复存在,在行业内推广无药保健,“平免解毒”健康养。“平免解毒”即平衡营养、免疫与内分泌,全面解毒,现已会成为养猪业的主流理念,通过我们的回访调查发现已有许多猪场通过“平免解毒”这一理念养猪效益倍增。
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养猪行业环保现状集中在三大污染。水污染,猪场排出的水不能喝!猪场附近污染的土都不能种植庄稼!猪场周围的空气也臭气醺天,气味难闻。环保要求的提高,且政府强制性执法力度加强,环保不达标的猪场将无情地被取缔。
四、高端动物营养品的发展
推动粗放式的饲料向高端的动物营养品发展,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有句话是这样的说,吃得多不如吃得好。少吃点,健康点。让猪吃出健康来!当前的饲料只是简单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和能量等简单搭配,追求的是以数量为核心,问题多。高端动物营养品,是在平衡营养的前提下,追求的是以健康为核心,实现高产,快长,多出,问题没了。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图表 中国猪肉制品消费量(按产品分)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五、中国生猪出口将越来越多
据猪肉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提高品质,让中国猪肉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国门是振兴生猪产业的有效措施。猪肉出口,关键还是在猪肉健康品质!2015年1-12月中国猪肉出口数量为71,492吨,同比下降21.9%;2015年1-12月中国猪肉出口金额为322,236千美元,同比下降23.8%。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图表 2015年1-12月中国猪肉出口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六、农村城镇化大背景下,土地流转,未来的生猪产业,拥有猪场就是财富
猪场集中建设,土地集中审批。猪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新型模式:小区建设,母猪专业户和肥猪专业户契约式发展。养母猪的专供断奶仔猪,集中精力养好母猪。肥猪专业户专养肥大猪,集中精力解决生猪育肥问题。中国养猪业成本会越来越高,简单的家庭式养猪竞争力下降,农场化、企业化发展成为必然性。
我们预计未来能繁母猪存栏将呈现底部L型趋势,生猪景气行情将至少持续到16年三季度,15,16年生猪均价将分别达到15元/公斤和17元/公斤。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图表 2009-2016年生猪供求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2010-2016年我国生猪供应量测算
单位:万头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2009-2016年我国主要领域猪肉需求量测算
单位:万吨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总之未来5年猪场老板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从现在“以猪为本”朝“以人为本”转变,必须提高掌握企业化的猪场运营模式。平免解毒,换一种理念来养猪,多做对猪健康有益的事,才可实现养猪业健康、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2009年我国出栏生猪6.45亿头, 猪肉产量4890万吨, 约占全国肉类总产量64%, 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45%, 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8%, 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 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 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养猪业现状
1. 养殖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移
“十一五”期间养猪业的波动是历史上不曾有的, 200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超过60%, 其中万头猪场由2006年的1300家和2007年的100家, 上升到2008年的2500家, 2009年突破3000家。养猪业由小农户逐渐向大企业转变。养殖规模是现代养猪业和传统养猪业的本质差异, 也是养猪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养猪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约、由专业化生产到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 规模化养殖水平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 区域布局由分散向重点区域转移
布局区域化是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特征, 也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目前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大都形成了粮食主产区与畜牧业主产区有机结合的生产布局, 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的整体效益。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 我国养猪业也有两个明显的区域转移。 (1) 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与上海的生猪出栏呈逐年下降趋势,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四川与云南却是稳步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生猪养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 同时占地比较多, 单位面积产出不高, 所以经济发达地区一般不支持发展。 (2) 由粮食非主产区向粮食主产区转移。从产业链的角度看, 发展养猪生产最重要的一个限制因素在于饲料原料的供应。为降低成本, 将粮食就地转化为畜产品, 提高农作物附加值, 猪随粮走将成为主要布局趋势。从全国来看, 主要有四大产业带, 一是四川盆地粮食主产区;二是黄淮流域玉米、小麦主产区;三是东北玉米、大豆主产区;四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
3. 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
20世纪末与本世纪初,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我国猪肉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多次出现安全问题, 造成消费者恐慌而不敢消费。近年来, 由于国家重视及消费者需求, 猪肉生产正向质量型靠近,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育种上, 部分猪场不再追求瘦肉率、生长速度等指标, 而是将肉色、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指标纳入育种计划;二是在生产上, 饲料中的重金属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禁用药物与停药期也被强制执行;三是在运输与屠宰上, 尽量减少猪的应激, 加强检测与控制。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改善了我国猪肉的质量, 增强了消费者信心。从1995~2000年, 我国猪肉出口一直在下降, 这主要是质量下降引起的, 从2001年开始, 出口数量逐步提高, 一定度说明质量在逐步改善, 2007~2008年出口下降主要由于国内猪肉供应紧张, 猪肉被优先满足国内需求。但同时要看到,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猪肉质量的差距依然比较大, 特别是优质优价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很多养猪生产者没有提高质量的动力, 未来还有待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
4. 生产能力由专业户向大集团转移
随着散养的逐渐退出,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兼并与重组会越来越频繁, 最终大部分企业会被淘汰, 类似于目前的饲料行业。2001~2008年1万头~5万头规模养猪场出栏数增加了3.3倍, 而同期规模化程度只增加了2.1倍, 说明大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未来十年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1974年美国有猪场约47万个, 2002年减少到3.5万个, 其中, 规模在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饲养了全国65%的猪, 并且出现了涵盖整个产业链的大型集团, 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类似。2008年以来, 国内外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开始意识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猪的市场机遇, 纷纷宣布巨资进入养猪业, 上游企业主要是大型饲料集团, 如新希望、中粮、正虹科技、宁波天邦、正大等;下游企业主要是屠宰与食品生产企业, 如双汇、高金、雨润、六和等。生猪规模养殖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 产业链纵向结合越来越紧密, 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阶段趋势更加明显。
二、面临的挑战
1. 自主创新能力弱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 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知识产权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同时发达国家频频用技术制造贸易壁垒来达到限制进口与增加出口的目的, 比如近年来的发达国家大力提倡“动物福利”, 虽然它在动物保护方面有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被发达国家利用来作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壁垒。最近, “碳排放”关注度持续升温, 本来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但也给发达国家以借口, 将达不到“碳排放”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
现代养猪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同时伴有高风险的产业, 企业利润往往来源于技术上的创新, 并且养猪业越发达, 对技术依赖越强。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然从“六五”计划34%提高到“九五”计划48%, 但整体科技水平依然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原始创新少, 以模仿创新和技术跟踪为主, 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国际分工中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二是自主知识产权少;三是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畜牧业的技术应用效率仅为40%~50%, 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
2.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2011年3月, 双汇爆出了“瘦肉精”事件, 再次将猪肉推向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 熟悉猪肉市场的可能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2001年广东爆出“瘦肉精”事件, 全国一片哗然;2003年媒体大量报道猪的药物残留与重金属残留, 全国人民闻猪肉色变;2005年四川暴发猪链球菌, 西南地区全不吃猪肉;2006年上海再次爆出“瘦肉精”中毒事故, 浙江也在猪肉中检出了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2009年, 猪流感席卷全球。可以看出, 全国性的猪肉质量事件平均2年就发生1次, 由于猪肉在国内肉类消费中占绝对优势, 每一次这样的事件都会引起全国关注, 也会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打击。其实国家对猪肉质量安全不可谓不重视, 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了大量法律法规, 成立了相应的管理监督部门, 但猪肉的产业链太长, 从种、养、加、销有十几个环节, 跨越多个管理与监督部门, 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 导致“瘦肉精”之类的事件一再发生。但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 猪肉质量是养猪业必须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3. 原种被国外控制
种猪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 利润大, 技术含量高, 是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区分养猪强国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 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每年数百头, 2000年初每年千余头, 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1.2万头, 2009年虽受猪流感影响下降了31%, 但2010年我国种猪进口计划申报数量较往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 为世界最大的种猪进口国, 导致我国常年只能充当养猪强国打工者的角色。这其中的原因是固然有发达国家在“长白”、“约克”等几个品种的选育上已进行了近百年, 奠定了难以企及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 我国要想赶上非常困难,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重引进轻选育, 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 虽然2010年开始实行全国联合育种计划, 但由于选育周期长、见效慢, 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4. 疫病严重
我国原有的对猪威胁较严重的疾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 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败血型仔猪副伤寒、慢性型副伤寒、猪瘟、口蹄疫等。近年来由于种猪和疫苗进口, 一些新的传染病也随之带入, 如猪的繁殖呼吸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我国对养猪生产环境中有害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快速检测和控制、环境的消毒管理规程、卫生控制规范、卫生控制标准等还缺乏系统研究。加之种猪交流频繁和商品猪流通的无序状态, 防疫体系不完善, 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力, 严重地危害了养猪业的发展。
5. 环保压力大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 饲养数量及饲养密度急剧增加, 饲养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人类、其他生物以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愈来愈突出, 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污染、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坏等几个方面。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是资源利用重视不够, 不是把畜禽粪便和污水作为资源看待, 而是作为废弃物处理, 处理不及时即成为污染源。包括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粪污处理角度, 而不是先从利用角度去考虑如何处理, 有不少项目仍是围绕处理后如何排放, 这样从经济的角度看就没有养殖场会有积极性去配合处理, 所以污染问题总是很难解决。
6. 饲料资源匮乏
当前,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据测算, 2010年和2020年我国粮食缺口将分别达0.83、1.83亿吨, 2010、2020和2030年我国饲料用粮将分别占粮食总量38%、43%、5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人畜争粮矛盾日趋突出, 饲料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由于粮食供需平衡的脆弱, 导致饲料原料供应紧张, 尤其是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另一方面, 由于在饲料原料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不足, 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配方技术推广不力, 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加之我国饲料转化效率偏低, 造成了现有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饲料粮紧缺, 我国饲料原料价格一直处在上升趋势, 特别是玉米与豆粕, 近几年几乎上涨了一倍, 据测算, 玉米价格每上涨10%, 猪肉价格将上涨5.3%, 大豆价格每上涨10%, 猪肉价格将上涨7.8%, 据此, 未来几年, 猪肉价格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7. 劳动力成本上升
目前, 政府越来越重视劳动力报酬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国强”向“民富”转型的思想以及人民收入“倍增”目标, 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在未来几年会大幅度提高。如果就业收入进一步增加, 从事小规模养猪就不如进城务工收入高, 如果这类养殖户不再养猪, 会对市场供应产生很大影响。
三、机遇
1. 自主创新条件逐渐改善
自主创新需要消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通常难以承受, 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升, 已基本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
2. 国际市场空间大
到2015年, 世界的肉类需求比十年前增长25%, 未来20年将增长40%, 未来30年将增长50%, 由于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几亿人的肉类消费已处于饱和状态, 肉类消费的增长70%将在亚洲, 对该地区的养猪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国内市场稳步增长
目前, 消费者可选择的肉食品种类很多, 猪肉所占的比例正缓慢下降, 但由于人均总的肉食品消费量快速上升, 猪肉的人均绝对消费量仍在增长, 据测算, 未来30年人口还会增加2亿, 会使总的猪肉消费量增加30%~50%, 未来十几年再增长1000万吨是不容置疑的, 增长绝对量远远高于其他畜禽产品, “粮猪”依然是安天下的主要力量。另外, 目前散养的比例在还有45%, 这部分市场空间会逐渐让位于养殖企业, 因而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 至少会有两倍于目前的市场空间, 同时, 饲料产量也会从1.4亿吨提升到2.8亿吨左右, 发展潜力很大。
中国有7亿农民, 每人每天吃50克肉, 城镇居民人均每天户内消费不到100克, 但加户外消费肯定超过100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农民收入得以改善, 猪肉消费量会有大幅上升。
猪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不会有变化。在谈到肉类消费结构时, 很多人都认为牛、羊、禽肉等逐渐替代猪肉, 猪肉所占比例会逐渐下降, 但事实不是这样, 最近几年, 猪肉的占比下降很小, 而且有逐渐稳定的趋势,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长期以来人们有吃猪肉的习惯, 不容易改变;二是目前牛、羊、禽等替代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猪肉, 如果不发生大的疫情和食品安全事故, 难以替代猪肉的消费, 相反倒有可能被猪肉所替代。
4. 政府支持力度大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决策后, 国家对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大力支持,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财税、金融、保险、担保、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倾斜, 为养猪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未来发展趋势
1. 养殖规模上趋向于“适度规模”
虽然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 但我国人口众多, 国土面积有限,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才是我国的较佳方式。“适度规模”是在有限的空间发展相应规模的养殖, 通过种养结合, 利用发酵、青贮等生物技术, 将中低档饲料原料转化为优质或者可利用的动物饲料, 将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转化为安全的有机肥, 实现生态循环养殖, 尽管养猪生产水平会略低, 但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是可观的。
2. 养殖新技术上趋向于“智能猪业”
智能猪业即物联网在养猪业的应用, 通过智能感知、自动控制、监控预警等技术, 提升养殖生产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能源与投入品消耗, 可以极大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1) 产品追溯。通过电子标签技术对猪肉进行全程追溯, 保证猪肉质量。这方面我国前几年已有大量研究, 形成了追溯到头、追溯到批、追溯到场等多种方案, 但还没有一种方案能在市场上广泛应用, 涵盖全国的追溯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这是下一步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 精细养殖。根据每一个体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生产状态进行个性化饲养, 最大限度提升个体的生产成绩, 由于全过程由电脑自动控制,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减少了饲料、兽药等的无谓消耗。目前在部分猪场采用的“母猪自动饲喂系统”即是属于此类。 (3) 智能装备。包括智能猪舍、智能饲喂站、智能粪污处理、自动检测与报警等。所有智能设备能通过控制中心进行自动协调与管理, 对提升管理水平与降低管理成本有显著作用。
3. 养殖理念上趋向于“动物福利”
让动物享有国际上公认的五大自由是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原则:生理福利, 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 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 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 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 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动物福利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成为大众话题, 而进入我国是近十年的事情。人们通常认为动物福利会提高生产成本, 这也成为人们反对动物福利的主要理由之一。其实并非如此, 基本的动物福利措施都有助于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 而动物的健康同动物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而且, 动物福利措施有助于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在健康舒适环境下的家畜会给经营者带来更高的收入。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 施以合理的管理措施, 家畜便能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 有助于保持和改善家畜的健康, 提高家畜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福利保护, 并以此设立贸易壁垒, 限制非动物福利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因此, 实施动物福利, 对动物、人类健康、产品出口都有好处。
4. 环境保护上趋向于“低碳排放”
【摘要】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背景,综述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度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
2.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标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模块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3.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5.环保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6.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等等,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而研制出来的。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在过去的2011年,中国猪平均存栏量4.68亿头(其中年底母猪存栏4929万头),总出栏量6.62亿头,出栏率141%。全国自繁自养头年均盈利500元左右。
预计2012年全年猪价有可能长期保持在14-17元/公斤,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保持在200-400元/头区间。2012年生猪市场仍将是丰收的一年,只是盈利水平会略低于2011年,但高于2010年,而且有可能创历史上盈利时间最长、盈利水平最高的一个盈利期。---摘自冯永辉《2010/2011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及2012年走势预测》。为何这轮养猪盈利期持续时间会这么长?未来10年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如何?
本人认为,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猪市场盈利的黄金期。其主要特征:一是散户继续大量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猛发展;二是生猪市场盈利期大大延长,亏损期大大缩短甚至无亏损期。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1.1散户退出不可逆转
近几年全国范围养猪散户大量退出,这个趋势将会继续,不可逆转。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疫病问题,其二是市场问题,其三是经济问题,即农民收入水平问题。
疫病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养猪风险增大。据调查了解,许多散户、中小猪场甚至于部分大型猪场,即使是在2011年高盈利期还在亏损,主要是疫病惹的祸,死亡率太高。尤其散户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差,疫病是他们最大的风险。再加上养猪市场波动太大,尤其是过去的几年养猪市场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难以预测,市场风险也很大。
散户退出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问题。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谁还会像从前那样在家只养几头猪?那还不如出去打工!例如以前许多农村每家都养几头猪,就算你现在自繁自养3头母猪或年出栏50头育肥猪吧!这已经是以前农业部所说的规模养猪户的标准了!好年头一般也就净赚15000元左右,还得保证不闹疫情。出去打工,一般一年也能赚这些钱。即使想多养点猪又没那么多资金投入。养猪风险又大、又脏又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少,都出去打工了。规模养猪是富人的事,穷人搞不起!
2011年出现“高盈利并未明显推动母猪补栏”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散户一去不复返了!
1.2规模化养猪大势所趋
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十年内,自繁自养50-50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10000头的中小规模猪场将是发展主流。预计到2020年左右,存栏5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年出栏量将达到总出栏量的50%以上。
农业部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那么,若把出栏500头以上升级为出栏1000头以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是可行的。
规模化养猪是有效控制疫病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也是有效稳定生猪市场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是中国养猪业发展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市场盈利的黄金期
2.1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规模化养猪在猪场选址、建设、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防疫条件好,有利于疫病控制。再说规模猪场大都是自繁自养,更有利于疫病控制。规模化养猪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散户是无法做到的。
中国的猪病难以控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千家万户养猪。散户养猪饲养环境太差、条件太差、防疫观念太差,一户得病全村全乡全县遭殃。散户由于粗饲粗养,猪繁殖力差、生长慢、料肉比低。散户养猪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比如精料喂得少,啥费用都不算(如土地、环保、人工、水电、房屋折旧等)。但现在有些费用成本不算就不行了,人工成本也要算了吧?粗饲料也很贵了吧?剩饭剩菜也要算钱了吧?很多地方不能放养了吧?
目前仍以以散户养猪为主的中国养猪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不到14头,而像广东温氏那些规模养猪企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达到20头以上,一般的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达到16-18头,生产水平差距很大。
总而言之,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2.2规模化养猪有利于市场稳定
规模化养猪规模比较稳定。由于规模猪场投资大、转向难,猪舍
设计、建设又要求满负荷均衡生产,猪群存栏及出栏量均相对均衡、稳定。规模猪场一般都是自繁自养,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不会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度调整饲养规模。再说长远来看,市场盈利期总比亏损期长,只要坚持均衡生产,长期算账肯定是盈利的。另外,市场预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规模养猪的长期均衡生产。散户就不同了,看市场好了,就一窝蜂地上,市场不好了,就一窝蜂地退出。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规模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后,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必然会趋于长期的合理盈利的相对稳定。
2.3经济形势及政府有效调控有利于市场稳定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过去许多高盈利行业正在走向微利时代。近几年许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养猪业,其中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如高盛公司等。许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纷纷染指养猪业,如重庆南方集团、山西许多煤矿老板等。一些饲料企业、屠宰企业、食品企业也都延伸产业链进军养猪业,如希望、正大、雨润、双汇等集团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公司均在搞规模化养猪,促进了我国规模化养猪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的稳定。
这里需强调的是,过去几年乃至未来几年内,因规模养猪快速发展而增加的出栏量还抵消不了因散户退出而减少的出栏量。也可以说,规模养猪的发展速度追不上散户退出的速度。也就是说,全国养猪规模总量不会大幅度增加,养猪市场不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规模化养猪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在其扩充发展及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生产规模适度调控能力。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养猪市场达到饱和程度,整个养猪业就会自动保持规模上的稳定(例如目前的欧美、日本等)。
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仍大有可为。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措施也愈加有效,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调控措施逐年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地保障了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的处于较高盈利水平的市场稳定。
腈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世界产能和需求趋势 1995~,世界聚酯纤维所占份额从28%上升到36%,而腈纶所占份额从5.6%下降到5.0%,其间,腈纶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6%.据PCI纤维和原材料公司预计,~世界腈纶需求年增长率为1.7%,将从1994年254.9万吨、277.3万吨、255.7万吨、263.8万吨、20281.3万吨增加到292.3万吨、300.7万吨、20313.4万吨.
作 者:钱伯章 作者单位:刊 名:上海化工英文刊名: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200429(11)分类号:F4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