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生产现状(精选8篇)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规模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如下:

一、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以生猪为主的畜牧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开局好、起步快的良好局面。全市出栏生猪120.52万头,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存栏309.86万头,增长4.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24.55万头,增长5.19%,占猪群的7.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仔猪54.56万头,占猪群的17.61%。近期,生猪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严重亏损。4月底,毛猪价格跌至3.8元/斤,5月上旬,毛猪价格回升到4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8%;一等猪肉价格7.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2.3%;肉食品加工企业生猪边口收购价达1.6万元/吨左右,同比下降0.3万元/吨。目前,毛猪价格跌破了5元/斤的成本价,养猪全面亏损,散养农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45元左右;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50-200元;自繁自养购买饲料的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70元左右;管理水平高、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的规模养殖场盈亏基本持平。由于毛猪价格低、疫病困扰、养殖成本高、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严重伤害了农民养殖积极性,致使农民生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将对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将面临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或资金链条断裂,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破产难以避免,退出养猪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过低,必然会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吃高价猪肉的历史迟早又会重演。

二是仔猪和种猪交易量大幅减少、价格大跌。4月份,仔猪和种猪行情应当是一片惨淡,随着毛猪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养殖户已经从少赚进入全面亏损,仔猪补栏量不大,因此,仔猪和种猪交易量进一步减少,价格大跌。优质仔猪6.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5元/斤,同比下降65.8%;一般仔猪4.8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7.2元/斤,同比下降60%。2009年一季度的仔猪价格出现了罕见的与毛猪价格两者不同步现象。春节过后,毛猪价格呈持续下跌势头,而仔猪价格并未及时随活猪价格下跌而下跌,而是保持了反弹势头,直至3月底才出现大幅回落。仔猪价格与活猪价格不同步,将潜伏巨大的市场风险。优质种猪(公、母猪同价)4000元/头,同比下降1200元/头,下降23.8%,销售量下降60%,种猪交易量的大幅下降,将可能导致2010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三是猪肉产品外销受阻、猪肉加工企业亏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产品主要销售地的沿海城市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猪肉需求量大大降低,无猪肉产品出口市场,致使外销受阻,外销量大大减少,以冻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受国外进口猪肉冲击,进口猪肉平均比国内猪肉低3000-5000元/吨,而四川猪肉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平均每头猪比东北三省、山东、河南等地的高50元左右,致使外销冻肉销售价格一路下滑,生猪边口接收价1.6万元/吨,去年同期为2.3万元/吨,同比下降30.4%,冻肉销售均价1.4万元/吨,同比下降42.9%。市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2户,年屠宰加工能力达450万头,冷库库容达2.3万吨。目前,预计全市冻肉库存占总库容量的30%左右。威远县的任源公司冻肉库存1100吨,占该企业库容量的55%;资中县福元公司冻肉库存1200吨,占库容量的20%。四川福润公司冻肉库存300吨,占库容量的4.62%。肉类加工企业处于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状态,每生产一吨分割肉就要亏损2000元左右,因此,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纷纷限量宰杀。

四是工业饲料产量、销售量和价格下跌。由于毛猪价格下跌,规模养猪场为减少饲料成本,多数采用自产自配饲料,因此,造成工业饲料产量和销售量减少,饲料价格下跌。饲料产量下降。一季度,全市工业饲料总产量8.94万吨,同比下降7.5%,其中配合饲料4.88万吨、添加剂预混料0.04万吨,分别下降22.91%、23.2%,浓缩饲料0.91万吨、同比增长23%。饲料销售价格纷纷下降。猪用配合饲料4125元/吨,同比下降4.1%;浓缩饲料6500元/吨,同比下降18.98%;添加剂预混料7000元/吨,同比下降12.5%。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稳中有跌。玉米1800元/吨,同比下跌2.7%;豆粕3450元/吨,同比下跌13.8%;鱼粉8100元/吨,与去年持平。饲料企业销售量下降幅度大。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饲料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81%、27.4%;年产量1万吨以下的饲料企业饲料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0%。

二、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省猪肉出口外销形势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国际金融风暴,目前尚难言底。受其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四川省外向型发展的生猪产业面临很大困难。据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1-2省出口冻猪肉2727.74吨,同比分别下降25.51%;省商务厅定点监测企业分割肉外销约4.3万吨,同比下降26.5%。到目前为止,内江市猪肉出口为零。

二是生猪价格进入回落期。根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生产快速恢复,形成新的供需格局之后,市场价格将会进入回落期,寻找新的平衡点。近两年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生猪产业,陆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与此同时,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且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养殖效益可观,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养猪业,加速了生猪生产发展。从而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使生猪市场价格进入了回落期。

三是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并在全球蔓延,导致民众对吃猪肉产生了一定忧虑,购买量相对减少,致使我国猪肉出口受阻,国内供应充足,国外市场需求萎缩。

四是发展畜牧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调,整个畜牧生产环节周期长,风险大,效益差,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环节却处于盈利,而生产环节处于微利、保本或亏损,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往往市场行情好时,大家蜂拥而上,行情差时,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已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三、后势预测

随着夏季消费减弱和出栏高峰的到来,今年2-3季度,生猪价格可能会跌入谷底,并在谷底持续一段时间震荡。预计10月后,随着消费旺季的增加,猪价会缓慢回暖,春节后一段时间会有所回升,并持续一段时间。

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看,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个阶段大约6-9个月时间。目前生猪盈利期已过,已进入回落期,预计在今年10月前,仍保持这种低位运行趋势。

从生猪生产周期看,每出栏一头生猪需5个月左右。在2008年生猪高价位运行的刺激下,春节生猪大量出栏后,母猪存栏增加,仔猪供应量逐步回升,投放量增加,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预计在6-9月份会形成新的出栏高峰期,而此时恰恰是生猪消费的淡季,毛猪价格有可能小幅下跌。

从生猪饲养群体看,主要是千家万户、养殖大户和规模场。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们就业方式多样化,千家万户的饲养量呈下降趋势,规模大户和规模场的养殖量逐步上升,规模化养猪将出现批量集中出栏,将致使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人素有喜食猪肉的传统,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稳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半年几大节日和冬季制作腌腊食品的增多,猪肉消费增长,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将会带动生猪价格上升。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养猪场户加强种源保护。畜牧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效益低的弱势产业,受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影响巨大。规模养猪户面对目前猪肉市场的“寒冬”,要开源节流,尽量压缩管理成本,增加流动资金注入量,适时调整存栏结构,在强化饲养管理、加大疫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种源保护,择机淘汰部分经产母猪,选留后备母猪,保护好生猪生产能力。目前,暂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待时机成熟,增加母猪补栏量,以迎接新一轮赢利期。

2、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将畜牧项目资金整合,重点向生猪养殖规模户倾斜,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透明、安全、高效,依靠项目来支撑和推动生猪生产。二是继续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畜牧业长效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实行保费分级承担,保障养殖户利益,规避疫病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尽快兑现2008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业主往往投入了基础建设,就缺乏生产流动资金,圈舍建设好了,猪只投入生产了,但缺少资金购买饲料,且饲料资金需求量较大,将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发展。因此,尽快兑现市委[2008]21号文件出台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以缓解生猪规模养殖户巨大的资金压力。

3、建议加大规模养殖户的融资扶持力度。生猪规模化养殖户租赁的土地和生猪圈舍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存在抵押难和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市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信用联社适当放宽贷款政策,在每个县(区)确定2-3户确需贷款的生猪原种场,给于贷款扶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杜绝宰杀母猪现象发生,保障下一个盈利期有充足的猪源。

4、建议国家建立畜牧业保障机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要全力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00吨冻猪肉储备任务,以增强养殖户的市场预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在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养猪亏损严重时,建立最低保护价机制,收购生猪作为猪肉储备;建立肥猪补贴政策,与粮食、油料一样,交售一头肥猪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种猪补贴政策,对种猪场种猪给予补贴,保障猪源,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莫靖川1,王鼎民2,覃志贵(1广西来宾市畜牧站;2广西黔江示范牧场)

2010年春节以来,生猪市场疲软,3-6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到8元/公斤,养殖效益锐减,加上来宾市6.1特大洪灾以及近期复杂猪病的困扰,生猪生产形势严峻。但从7月起,生猪价格又开始反弹,目前生猪收购价已达到11.2-11.6元/千克。近期,就当前生猪生产形势问题开展了一些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当前养猪生产现状 1.1 当前生猪发展情况。

台帐统计显示:2010年1-6月,全市100头以上规模猪场1033户,上半年出栏29.74万头,占全市45.84%;存栏26.48万头,占全市26.27%。100头以下的规模猪场5881户,上半年出栏14.13万头,占全市21.79%;存栏7.76万头,占全市7.7%。规模猪场最发达的是兴宾区、武宣县,规模养殖比重分别占全市42.4%、36.5%。2010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100.81万头,同比增长5.21 %,出栏64.85万头,同比增长6.02%。能繁母猪存栏10.52万头, 同比增长6.43 %。

1.2 当前生猪市场行情。

据定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仔猪价和猪粮价比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仔猪增幅较大。目前全市仔猪平均价格是13-15元/公斤,15公斤的三元杂仔猪430-440元,与4-5月份相比每头增加 1

160-170元;生猪平均收购价11.6元/公斤,至7月15日止,稍高的地方达12元/公斤。1.3 当前生猪生产效益情况。

根据我市当前多数养猪场反映,自繁自养的猪场生猪价格盈亏平衡点在11-12元/公斤,目前从7月1日起,全市生猪价格从9元/公斤一路攀升,至7月15日,生猪价格已涨到11.6元/公斤,生猪生产出现转亏为盈的迹象;非自繁自养的养猪户,从市场购买仔猪进行育肥,盈亏平衡点按猪粮价6:1计算,我市生猪价格达11.6元,玉米价格2.2元/公斤,猪粮平均比价为5.27∶1,还低于6∶1,每头猪还亏100元左右,形势不是十分的乐观。由于3-6月猪价下跌,散养户或小规模养猪户缺乏资金维持,加上近期内大部分地方受复杂猪病的影响,空栏较多,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还会走高,出现猪价反弹的预期状态。1.4 当前规模猪场生产情况。

由于3-6月份猪价下跌,4月份中下旬曾跌至8.4元/公斤,农村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没有资金挺住,出现停产或徘徊不前的现象,台帐统计表明:一季度全市2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8564个,二季度6914个,减少1650个,减幅19.27%;但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则稳中略升,一季度全市100头以上规模猪场928个,二季度1033个,增加105个,增幅11.31%。7月份以来,由于猪价有所反弹,一些精明的规模养殖大户开始引种,扩大生产规模,蓄积力量,为明后年猪价回升奠好基础。如兴宾区兴泉猪场于7月中

旬从华中农大引进“中国瘦肉型猪”150头,是来宾市灾后恢复生产动作最快的猪场。1.5 规模猪场典型情况。

据兴宾区兴泉猪场业主介绍:如果从目前市场价来推测,他的猪场从3-6月份亏本几百万,但他压栏有几百头种猪,等几个月过后,猪价回暧,这批种猪的价值也有几百万元,亏本不怎么大,这两天肉猪售价现在是12元/公斤,养猪生产已出现微利。受洪灾影响的猪场就比较难办了,据忻城县古蓬水库猪场业主介绍,6.1特大洪灾淹没了他的猪场,全场兽药饲料及机械设备价值5万多元被洪水浸泡,大猪紧急销售被屠商压价到6元/公斤,仔猪更换环境造成应激最后也被抛售,每头售价100多元,重胎母猪搬迁又引起流产,母猪几经搬迁,折腾到最后还是被迫甩卖了,猪场停产了,全场亏损了17万元。没发生灾害的猪场如城厢乡泗贯养殖小区两个业主介绍,卖出一头猪平均亏本200元左右,3-6月份肉猪最便宜的卖8元/公斤,仔猪最便宜的卖300元/头,他们的猪场盈亏平衡点将近12元/公斤。上半年一起卖了600多头猪,亏10多万元,如果下半年保持12-13元/公斤价位,还是回不了本,主要是看明年市场了。当前养猪生产存在问题 2.1 养猪生产水平低。

一是目前全市养猪生产仍然是千家万户零星分散养殖为主,饲养规模普遍较小,较大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的比重比较低。二是

饲料报酬低,多数猪场的料肉在3.0∶1以上,有的猪场甚至达到3.4∶1以上。2.2 动物疫病风险高。

规模小的猪场防疫基础条件差,少数养猪场(户)防疫保健意识不强。随着动物疫病种类不断增加,动物疫病的威胁进一步加大。一些常见疫病,如猪瘟、猪喘气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在老猪场中时有发生,对养猪业的危害性较大。2.3 制约规模养猪业发展的问题突出。

用电难、用水难、贷款难、污染治理难等实际问题,仍然制约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养猪场的建立、运营都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一旦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将使其难以为继。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多数猪场都存在用水、用电难的问题,因为养殖场远离居民区,水电供应就成了问题,象州县寺村镇有个猪场养猪十多年,水电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当然有内因也有外因。2.4 生猪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我市生猪生产主要是围绕城市鲜肉供应,为定点屠宰厂提供活猪和部分外销到柳州、南宁等周边市场,目前全市目前还没有一家猪肉加工龙头企业。2.5 猪场与市场衔接不好。

多数养猪户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经营,单打独斗、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

一、流通不畅,且多数在本地销售。多数猪场与市场衔接不好,甚至脱节,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在利润分配上,猪场

与市场不对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论养猪户盈亏与否,屠商宰杀一头猪,都稳赚100元。3 推进生猪发展的措施 3.1 当前生猪发展的有利因素

3.1.1 生猪养殖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10年上半年存栏能繁母猪10.52万头, 同比增长6.43 %。100头以上规模猪场增加105户,存栏24.68万头,比1季度末只增加1.53万头,表明了规模猪场生猪不存在压栏现象,大多数猪场淘汰老母猪,更新后备母猪,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激励生猪生产的一些措施,导致许多规模养猪户都理性地看待猪价起起伏伏,不存在宰杀生产母猪的现象。

3.1.2 生猪行情波动的规律看好 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看,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个阶段大约6-9个月时间。目前生猪低潮期从春节后到6月底,将过半年,逐步进入猪价回升期。不过据网络媒体介绍,年内生猪价格反弹不大,不会出现高价肉现象,猪肉市场基本上稳中有升。

3.1.3 金融危机基本上消退,国内CPI指数回升 2008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持续到2009年,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2010年国内经济得到恢复,据预测,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望到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内外经济环境利好,预计下半年养猪生产会进入正轨。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带动下半年生猪价格小幅上升,这是当前养猪户补栏的最佳时机,如果要等猪价上来了才补栏那就来不及了。

3.2 当前应对措施

3.2.1 落实中央强基惠农政策 继续落实中央强农支农政策,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

3.2.1 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今年国家继续安排30亿元中央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自治区也继续开展生猪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的认定,因此当前要加大“跑部进省”力度,争取更大的支持。日前,市水产畜牧兽医局2011年项目工作正在加紧申报,生猪标准化项目、饲料加工厂、畜禽交易批发市场、创建现代农业标兵、现代畜牧业园区、良种繁育体系等项目建设都十分重要。

3.2.3 指导规模养猪场(户)加快补栏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发挥来宾市水产畜牧信息网的作用,传递当前养猪业的前沿信息,组织有经济实力的规模猪场(户)从区内外引种,适时补栏,以稳定明年猪市。

3.2.4 增加资金投入,保护生猪生产 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发展经济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正值生猪生产的困难时期,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猪生产,采取非常措施加强与银行、信贷、金融、保险、财政、妇联等部门协调,帮助规模养殖户协调信贷资金,支持生猪

生产,重点支持种猪生产企业或规模场(户),保护好母猪生产能力。同时,指导种猪场利用生猪市场疲软期调整、优化种猪结构,选留高质量的优质种猪,淘汰超龄和劣质种猪,保持适当种猪数量,提高能繁母猪生产性能,适当缩减商品猪存栏。引导养殖户暂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待时机成熟,增加母猪补栏量,以迎接新一轮盈利期。

3.2.5 建立畜牧业长效保障机制,保护养殖户利益 在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养猪亏损严重时,建立最低保护价机制,收购生猪作为猪肉储备;建立肥猪补贴政策,与粮食、油料一样,交售一头肥猪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种猪补贴政策,对种猪场种猪给予补贴,保障猪源,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3.3 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3.3.1 落实水电问题 建议水电部门对规模养殖场用水用电问题继续优惠,调查中不少业主反映,因为养殖场远离居民区,解决了水电问题几乎解决养殖场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

3.3.2 加大疫病防治与监测问题 复杂猪病等烈性传染疾病对新老猪场的威胁巨大,加大疫病防治与监测工作十分紧迫。3.3.3 培植养猪龙头企业 围绕优势产业,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重点扶持兴区业泉猪场、黔江示范牧场、凤凰知青示范场、祥丰猪场、华邦猪场、鑫盛源猪场、武宣种畜场、武宣食品公司、武宣丰源猪场、武宣县富进猪场成为万头猪场,组建养猪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的带动,到2011年建设500个规模养殖小区(场、户)。

3.3.4 着力培育产业基础 一是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壮大规模养殖。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加工型龙头企业。三是建设大型畜禽交易批发市场,以市场带生产,以生产带市场。四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健全生猪储备机制。实施冻肉储备、调整政府补贴等措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同时建立市县级的活猪储备库,以增强政府的市场调控能力。

3.3.5 加大宣传,稳定信心,安抚民心 由于上半年毛猪价格低迷、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养殖户积极性低落严重伤害了养猪户积极性,致使生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对养猪生产极为不利。因此要做好宣传和安抚工作,让规模养殖户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及时引种补栏,尽快恢复生产,以免明后两年吃高价猪肉的历史又会重演。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

1 全区生猪生产现状

养猪业在台儿庄区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本区始终把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一手抓生猪发展,一手抓疫病防控,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等扶持政策,有力的促进了全区的生猪生产。据调查统计,全区现存栏生猪15.2万头,其中规模养殖场319户,散养户2952户,能繁母猪16 522头,出栏生猪除了供应本区市场外,主要销往山东临沂和江苏东海等地。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逐渐上涨、生猪市场下滑,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被称作“猪流感”,广大消费者对于猪及食用猪肉产生恐慌,使得猪肉销量明显下降,养殖户恐慌性抛售,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价格下跌,对本来就处于低谷的养猪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世卫组织等机构对“猪流感”作出解释和更名,广大消费者惶恐的心态略有稳定,市场出现些许好转,但生猪生产仍然没有恢复。目前饲料价格2.4~2.5元/kg,普通品种生猪价格8.3~8.4元/kg,外三元生猪价格9.2~9.3元/kg,养猪效益下降,养殖户出现亏损。

2 影响生猪生产的因素

2.1 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玉米、大麦、豆粕、麸皮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总体水平大幅上升,养猪成本增加较多,盈利下降。受生猪供给持续高位运行、夏季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下降和甲型H1N1流感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生猪价格呈现持续走低态势,猪粮比价明显下跌,养殖效益下降。

2.2 疫病发生频繁,养殖户技术知识欠缺

畜禽疫病是发展养殖业的第一杀手,一旦有疫病发生,养殖户往往遭受的是灭顶之灾,因此,养殖业风险很大,发展养殖业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养殖户应该具有基本的疫病防治能力,但本区的大部分养殖户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仅仅依靠传统经验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生猪疫病防治的需要,遇到稍微复杂的病症就束手无策,以至于延误防治时机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2.3 畜产品销售网络和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在畜产品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是畜牧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畜牧生产者只有能够及时获得以价格表现出来的供求状况的市场信息,才能够生产出适合市场各种需求的畜禽产品,从而获得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本区尚不具备完善的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养殖户本身也没有及时获得相关市场信息的正规渠道,从而导致畜产品市场经常出现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明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通过发明白纸,打滚动字幕等形式,宣传甲型H1N1流感并非猪流感和相关防控知识,科学引导广大群众消费猪肉产品,维护社会稳定,恢复消费信心。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稳定发展基金

除继续落实国家对饲养户的各种补贴外,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也要积极地和金融部门相协调,给予养殖户一些养殖贷款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养猪贷款难问题,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同时建议由政府发起,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和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建立行业稳定发展基金,按风险和收益相适应原则,根据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对因产业发展波动及受损的环节给予补偿。

3.3 建设生猪生产和销售信息发布平台

建设生猪生产和销售信息发布平台,使生猪养殖户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根据市场导向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避免因市场信息的滞后而导致生猪生产的剧烈波动。

3.4 建立生猪出栏保护价制度和猪肉风险储备制度

当市场价格高于成本价时随行就价, 低于成本价时给予适当补贴。同时, 实施养猪业保险全覆盖制度, 并加强对出栏生猪的补贴。这样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 又可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当养猪户亏损时, 可委托加工企业, 按政府下达的任务进行储备。同时, 严格控制母猪数量, 淘汰部分母猪, 并给予补助。当猪肉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企业可按照政府指令及时向市场出售, 企业由于执行制度储备任务所产生的亏损, 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核算认可后,由政府给予补偿。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养猪业正常发展,规避市场风险。

3.5 提高养殖户组织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

一、1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目前有止跌趋稳态势

据对湖南省22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今年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和仔猪价格分别下跌29.62%、25.70%和23.65%。第28周(数据采集日为7月11日)全省活猪均价13.38元(公斤价,下同),环比上周上涨0.07%;仔猪均价32.70元,环比上周下跌0.56元,下跌幅度1.37%。市场猪肉全省均价21.95元,环比上周下跌0.20元,下跌幅度0.90%。进入7月,生猪市场渐趋平稳。

二、今年5月下旬后养猪处于亏损状态

当前猪粮比价为5.05∶1(东北玉米湖南到站价2.65元/kg),已经远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甚至低于5.5∶1的价格过度下跌蓝色预警线,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每出栏一头猪要亏损50-100元。

三、生猪存栏、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据湖南省300个生猪定点监测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生猪存栏759308头,比上月减少4391头,环比减少0.57%,同比增加7.08%;出栏生猪136808头,环比减少960头,减少幅度0.70%,同比增加4.62 %;能繁母猪存栏84092头,比上月减少616头,减少幅度0.73%,同比增加5.54%。能繁母猪、小猪(20kg)存栏量分别占生猪总存栏量的11.00%、24.65%,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预测下半年生猪出栏量不会减少,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四、供大于求是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自今年5月下旬起,养猪业结束了持续23个月的盈利期而转入亏损期。7月份,生猪市场仍然持续低迷、价格低谷徘徊。综合分析,供大于求是导致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湖南省生猪供大于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猪存栏增加。受去年生猪市场高价高效拉动,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存栏量从2011年3月份起持续增长,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份。虽然今年年初低温天气造成仔猪损失存栏减少,但同比依然增加7.08%。二是主销区受进口猪肉冲击较大。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5月,我国猪肉及其副产品进口实际到港6.24万吨,环比增长36.24%,6月到港7.87万吨,环比增幅达到26.12%,上半年猪肉进口同比去年增长1.1倍,且主要到港猪肉集中于中南部地区。进口肉品到港量的持续回升,减弱湖南省传统主销区广东对湖南省活大猪的需求。三是当前湖南省正处肉品消费淡季,近几周来,湖南省处于持续气温高热时期,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向清淡的蔬菜水果类,近期高校暑假来临,学校食堂肉制品消费明显降低,加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因金融危机大量减少用工人员,大量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导致城市猪肉消费群体减少。从屠宰企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年屠宰量低于去年同期,屠宰企业屠宰量下降导致生猪收购也相应减少,国内肉制品消费季节性下滑对猪市的影响逐渐加剧。四是鸡蛋肉鸡等替代品价格回落,影响猪肉消费。进入7月以来,市场鸡蛋价格冲高回落,肉鸡价格也再度走软。当前鸡蛋和肉鸡平均价格较月初下跌10.81%和3.40%。尽管猪肉价格已经较低,但与鸡蛋和肉鸡相比,仍存在价格劣势,低消费人群仍会选择禽肉,影响猪肉消费水平,进而拖累生猪价格。

五、后市展望及建议

虽然年初仔猪腹泻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家六部委收储措施积极救市,但由于近期国内生猪肉制品进口量偏高,基本抵消政策性收储对于短期猪市的支撑,生猪市场总体上仍处于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状态,生猪价格上涨乏力,7月整体生猪行情将仍在震荡中调整,并伴有阶段性上涨空间。进入第三季度后,处于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尤其双节休假、外出及聚餐较为集中,消费力增强,形势会有所好转。但今年行情走势与往年有所不同,由于今年生猪养殖并未出现大幅亏损,从当前生猪存栏量及结构来看,整体存栏水平仍然较高,预计下半年在供应压力之下,猪价亦难有大的涨幅。

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生猪标准化生产和强化生猪疫病防控的同时,要强化生产监测和信息引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调节预案》,引导养殖户适当缩减生猪养殖规模,减少能繁母猪存栏,尽快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的局面,促进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关于当前生猪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分 析 报 告

2013年,盐边县农牧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畜牧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全县生猪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生产方式不断转变,整体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季度以来,受供过于求及年节后消费下滑、饲料等饲养成本上涨过快、而生猪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效益明显下降。

生猪出栏增加,价格持续走低。一季度出栏生猪6.68万头,同比增长1.90%;猪肉产量44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8.52%。每公斤猪肉、待宰活猪平均价格分别为18元、6.1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1.74%、15.28%。受全国大市场的影响,预计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

二、工作成效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项目建设任务,盐边县农牧局在编制各项项目实施方案时,明确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实施小组,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局长、县审计局等相关部门监督开展落实。由项目领导小组同县农牧局签订技术目标责任书,县农牧局同项目乡和项目户签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项目责任,确保项目-1-

顺利实施。

(二)推广新型模式,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坚持走“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路子,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按照“围绕龙头兴产业、围绕产业创品牌、围绕品牌建基地、围绕基地建农业专合组织和养殖小区、围绕农业专合组织和养殖小区培育养殖示范户”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地建设。以我县攀枝花市龙腾四海农牧业有限公司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为依托,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行龙头企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仔畜禽、饲料、防疫、养殖技术等配套服务模式。截至2012年底,全县现已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1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2个,其中年出栏规模1000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1个,年出栏规模300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3个,年出栏规模30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18个,年出栏规模10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102户,规模养殖初见雏形。全县现有专业养猪协会1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行业协会和专合组织对养猪业的推动作用日渐显现。

今年全县计划新增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6个,项目户25户,新(改、扩)建标准化圈舍6000平方米;建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800立方米,消毒室、饲料房、诊疗室等基础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购置饮水器、喷雾器、饲料车等设备;建立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为主要建设内容,拟在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实施。项目建成后达到年新增出栏优质商品肉猪6000头以上,年销售收入1080万元、年纯收入360万元。对促进我县生猪生产,稳定猪肉市场,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将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大培训指导,径优化技术服务。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技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充分利用农民专合组织、科研院所、养殖企业的技术力量,积极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采取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等方式,广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畜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加大对养殖农民的培训力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中养殖农民培训比例达到50%。

三、主要问题和困难(一)生产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总体看来,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程度还不够高,生产方式急需转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畜牧养殖效益和优势不明显。规模养殖场与农户传统养殖并存现象还突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养殖户生产环境差,生猪品质不高。

(二)产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猪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在维护农民利益、引导生产方向、抵御市场风险、精深加工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龙头企业、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完善,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彻底形成。

(三)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动物疫情暴发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宽,疫病风险加剧,加之我县面宽量大,防疫压力非常大;生猪价格市场行情波动大,价格调节机制不健全,养殖户利益缺乏保障,挫伤了养殖积极性。全县畜牧业发展抗风险的整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发展资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生猪产业发展融资平台和体系不健全。银行对生猪产业放贷数额少,门槛高;社会为农业担保中介少,并且担保体系不够健全;因效益和回报率低,社会投资较少、分散。随着畜牧生产的快速发展,规模养殖场户数量猛增,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全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以示范场授牌和项目奖补为动力,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推向纵深,切实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着力强化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发展农户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为基础,以专合组织为纽带,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增强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建立应急预案,切实落实强制免疫、扑杀、消毒及病害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对象实行重点监管,并加大行政执法打击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加大政策投入力度。要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并扶持农民积极投身到现代畜牧业建设中来,促进畜牧业跨越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题,积极扩大种植,抓好养殖业,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274万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实现种植业产值30326万元,同比增长23.60%;林业产值14759万元,同比增长17.47%;畜牧业产值103795万元,同比增长16.29%;渔业产值1085万元,同比增长12.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09万元,同比增长13.69%。

一、小春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

XX年全县实际实现小春粮食产量35162吨,比XX年实际产量34648吨增长1.48%,比XX年实际产量13947吨增长152.11%,比XX年计划产量34300吨超额完成2.51%。由于XX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小春粮食产量比XX年减产59.75%,XX年达到XX年的小春粮食生产水平,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全面完成大春种植任务

我县紧紧围绕种植大春粮食100万亩,其中:稻谷7万亩;玉米30万亩;薯类56万亩;杂粮7万亩。油料2万亩,烤烟6.38万亩,蔬菜28.85万亩,其中:辣椒13万亩,中药材1.21万亩,魔芋2.25万亩,花卉0.65万亩的奋斗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大春种植任务。

全县实际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04.49万亩,同比增0.04%。其中:稻谷7.02万亩,同比增19.06%;玉米31.27万亩,同比增0.94%;薯类56.63万亩,同比减1.39%;杂粮9.57万亩,同比减6.00%。

全县实际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2.98万亩,同比增8.42%。其中:油料2.11万亩,同比增2.34%;烟叶6.71万亩,同比增4.29%;蔬菜32.54万亩,同比增9.04%,其中:辣椒13.85万亩,同比增16.11%,魔芋1.89万亩,同比增19.38%;其他1.62万亩,同比增24.32%。

全县实际完成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12.59万亩,同比增9.51%。其中:青饲料11.90万亩,同比增8.22%;花卉0.69万亩,同比增37.70%。

三、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

按照“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疫病防治”的工作思路,截止二季度末,全县完成生猪存栏101.10万头,同比增6.90%;牛存栏32.32万头,同比增1.69%;山绵羊存栏40.97万只,同比增3.31%。出栏肉猪99.57万头,同比增10.00%;出栏肉牛9.27万头,同比增4.92%;出栏肉羊21.09万只,同比增13.74%%。实现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2.25万吨,同比 增8.22%。

四、建议及对策

进一步组织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加强对

化肥、农药、农机的组织供应,对“八月低温”、“倒春寒”、洪涝灾害、旱灾、病虫灾的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组织抓好畜牧业生产。重点加强厩舍改

造、青贮窖、蓄粪池建设、畜禽防疫、优质牧草种植和畜牧养殖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获利能力;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购销工作。重点组织好脱毒马铃薯、烤烟、蔬菜、辣椒、畜禽产品、水果、干果、中药材、花卉等农产品的购销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市场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农资、农药、畜禽等农产品的市场整治工作,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冲击市场。

切实落实好惠农政策。切实落实好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及规模养殖大户补贴等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XX县统计局:段正友、安克慧

”。记者调查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导致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错综复杂。对此,养殖者必须把握新的形势,找准自己的“盈亏点”,把猪养好;政府则应该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及其复杂性,调整相关政策,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外销受阻、内需下降致猪价下跌

据有关方面统计,一季度,河南省许昌市生猪价格跌宕起伏,季度平均价格10.90元/公斤,季环比下降11.24%,较上年同比下降35.43%。1月份,在“两节”拉动下,价格攀升,生猪收购价格一个月内上涨19.11%。自2月6日开始,生猪价格半个月降幅达18.82%。2月下旬,生猪出栏价格一度温和回升。自2月21日至3月6日,生猪价格由10.83元/公斤上涨至11.20元/公斤,涨幅3.42%。3月13日之后,生猪价格再次下滑,至3月27日,跌破养殖成本线。

从价位到轨迹,许昌都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显示,4月1日,生猪出场价格10.90元/公斤,比上周下跌3.63%。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70个农村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显示,4月1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19.22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0元,环比下降约3%,同比下降48.6%,吉林、江苏和重庆3省市降幅突破5.0%;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0.89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38元,环比下降约11%,同比下降35.9%,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和宁夏降幅突破5.0%;全国猪肉平均价格18.41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1元,环比下降约9%,同比下降28.6%,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9省份降幅超过3.0%。全国的猪肉平均价格已经连续8周下跌,各地价位略有差异,但走势一致。

生猪产量增长是2007年以来国家扶持生猪产业一系列政策落实的结果,今年将会出现价格低谷也是早有预料的。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价格在2008年第16周达到每公斤16.93元后开始逐步回落,到第47周,跌到11.81元/公斤;今年第一周恢复到13.42元/公斤后经过春节短暂小高峰后开始跌落,直到第13周的10.89元/公斤。这种轨迹基本与生猪出栏量相吻合。商务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统计显示,2月为1259.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19.02%。记者在北京顺义一个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户那里了解到,他4年多来,每月都出栏生猪40头,但他说上个月他出栏了47头。这个比例也基本符合我国的生猪生产规律。据农业部专题调研表明,我国近20年来,生猪生产波动的平均振幅为7.4%,价格波动的平均振幅为52.3%。1980年以来,猪肉产量年平均增长6.4%,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

北京新发地市场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到3月27日,白条猪的批发价格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每公斤达到12.15元,价格同比下跌40%。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生猪的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11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元,下降了54%。3月27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平均日生猪的上市量为1965头,比2008年3月27日增加了857头。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该市场2006年以前白条猪日上市量稳定在1500~2000头,现在基本都是1900~2000头。

目前生猪价格下跌,一是由于赶上正常消费淡季,二是经济形势变化使传统消费渠道变化。特别是主产区,生猪主要靠“外销”,现在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原来的活猪主销区需求下降,大量生猪只能在产地消化。而产区对活猪的消费并不活跃,所以,同样在3月27日,生猪出栏价许昌是9.76元/公斤,北京是11元/公斤。

猪粮比价波动,盈亏点出现新变化

据农业部监测,2008年第1周猪粮比价为9.21∶1,最高第15周为9.72∶1;2009年年初为8.65∶1,目前已经降到6.72∶1。猪粮比价是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养猪成本收益的变化情况。据河北省农业部门统计,现在全省生猪平均价格在10.2元/公斤,规模化养殖场一头100公斤的肥猪纯利100元。目前的整体情况是,1/4的养猪户在赔钱,1/4的养猪户盈亏平衡,而剩下1/2的养猪户是盈利的。现在生猪养殖的猪粮比价是7∶1。

1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1 生猪价格仍在低位运行

统计价格监测资料显示,三月底全国普通肥猪、三元肥猪均价分别下跌至8.5元/千克、9.5元/千克,同比分别下跌了16%和13%;普通苗猪、三元苗猪均价分别下跌至8.7元/千克和9.1元/千克,同比分别下跌了19%和24%。4月13日和20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开竞价收储2010年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受其影响,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都已停止下跌,出现回升。但生猪均价只在10.5元/公斤左右,回升力度仍比较弱,回升的基础还不牢。生猪价格小幅上升,但玉米价格也在上升,目前生猪价格依然低于农户的养殖成本。

1.2 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猪粮比”仍未脱离黄色预警区域

2008年全国猪粮比平均为7.6∶1, 2009年平均为6.5∶1,养猪处于较好的收益状态,有正常的赢利空间。但今年春节过后,猪粮比价急速下滑,连续多周低于5.5∶1的盈亏警戒线。目前生猪价格虽有所回升,但由于玉米价格也在上升,猪粮比仍低于国家规定的6∶1预警线下0.6点,处于黄色预警区域(5.5∶1~5∶1为中度下跌)。

1.3 养猪积极性普遍受挫,恢复还有待时日

目前,毛猪价格虽有回升,而饲料中除了豆粕的价格由春节前的3600元/吨下降到了现在的3200元/吨外,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总体仍处于较高价位,玉米、麸皮价格分别在1950元/吨左右和1500元/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30%左右和15%左右。按照国家规定的6∶1的猪粮比,毛猪的收购价格也应该在12元/千克以上,而现在的收购价格仅为10.5元/千克。由于行情低迷,仔猪补栏积极性受挫,仔猪价格回升不快。如果低迷局面继续延续,将有可能导致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动摇生猪生产的基础,这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而且日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可能重现。如果处置不慎、调控不力,就会引起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

2“蛛网现象”:困扰生猪养殖业

自从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已令不少养殖户“吃不消”。目前我国养殖业存在着“蛛网现象”: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

目前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道理很简单,因为可供交易生猪数量太多了,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应当追溯到2007~2008年的那一轮猪肉价格的急剧上升。当时的高价行情,再加上政策层面采取生猪补贴等手段鼓励增加供应的调控思路,空前激发了养猪的热情,最终导致供过于求、猪价不断探底的局面。在当前形势下,给市场提供具有指导作用的预期性价格,提供“先卖后养”机制,让农户和企业能提前锁定利润、规避价格风险,就能从市场机制层面解决“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问题。

3 后期生猪价格有望走出“波谷”

尽管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生猪后期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仍然较多,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市场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生猪产业后势仍呈向好态势。现在生猪养殖业进入周期性的“波谷”。这虽然是养猪业的周期性规律,但由于生猪市场整体仍是供大于求,短期内难以消化。冻肉收储政策一方面“实际性”地改变了供求关系,同时强化了养殖环节的盈利预期,生猪和猪肉价格再度企稳回升。预计5月以后生猪养殖业有望走出“波谷”。

5~10月份生猪和猪肉价格维持低位徘徊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肉制品加工业全年毛利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全国各地气温的逐步升高,肉类及其制品的消费淡季也即将来临,需求的相对萎缩加上生猪生产能力依旧处于高位,供求关系难以出现根本性逆转,也就是说“内需疲软”,生猪和猪肉价格在未来半年内维持低位徘徊的可能性很大,有利于肉制品加工业保持较高的毛利率。同时疫病风险不断积累,对生猪和猪肉价格的不确定性影响加大。虽然养殖环节很有可能已经形成“不亏钱”预期,但较低的盈利水平可能会使其降低投入、疏于管理,疫病风险不断积累。

目前看,整个养殖业需要调整,同时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肉价低迷现象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上述判断成立,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消费者还将会吃到便宜肉。

4 化解猪价“非理性”波动亟待生猪期货

生猪生产是关系到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的大事,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就全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而言,产能“相对过剩”导致生猪产品价格一定时期内持续走低,而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生猪品质较低,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很难走出国门,形成了国内“区域性竞争格局”。因此,这个特殊时期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1 加快建立生猪产业发展市场预警信息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猪的生产完全依靠市场的供需变化决定价格的走势。加之信息渠道不畅,加剧了猪价的波动及从业者的风险。因此要建立长效信息预警机制。在国家已经建立的主要畜禽抽样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生猪产业发展信息预警制度,由统计调查部门和农牧业部门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半年生猪的市场供应做出科学预测,并定期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正确引导养殖户生产经营决策, 规避市场风险。从制度上做到对生猪生产进行事先预警和防范,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4.2 发展产业化经营, 提高产品深加工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生猪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集生猪屠宰加工为一体的肉制品生产企业,提高企业产品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生猪养殖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把生猪养殖作为其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车间,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二要发展“定单养猪业”,与知名肉制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生猪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合起来,规避市场风险。

4.3 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化解价格“非理性”波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这引发了市场各方对于“生猪期货”的热切关注和讨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利用期货交易等手段稳定生猪价格,表明了政府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生猪市场困境的决心。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在生猪市场具有巨大的容量,市场定价机制将随生猪期货的推出更加完善,从而为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甚至为形成全球生猪定价中心提供了推动力。同时,生猪期货的推出与粮食期货形成有效互补,形成涵盖主要农畜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农产品期货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再者,生猪期货可以通过对交割品种的标准化规定,鼓励优良品种的推广,并藉此助推生猪产业的升级。此外,生猪期货的完全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淘汰规模化经济的生猪养殖农户,调整大型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推进“公司+农户”等集约化生产模式具有促进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