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探索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以来,湖北省畜牧业迅猛发展,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跨越式转变。“十二五”期间,湖北全面步入现代畜牧业发展征程,正在努力向畜牧强省迈进。充分认识当前湖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以及产业支撑要素,对于实现“十二五”建设畜牧业强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湖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一直以来就是湖北省的传统产业,畜禽养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站在“十一五”发展起点上,湖北畜牧业迎来了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新的发展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更加聚集,产业发展复杂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并存”和三个“多元化”上。
(1)传统散养与规模化养殖并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湖北省经济规模迅猛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当前畜牧业发展格局必然是传统养殖与规模化养殖长期并存,发展规模化养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流,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来,湖北省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的经营主体大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由原来的国有畜禽养殖场演变而来;二是由个体养殖户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和升级技术演变而来;三是由工商等社会资本介入养殖业而形成的新生代养殖场。国有养殖场演变成集约化养殖场的过程已经结束,但是个体养殖户的演变和工商资本的介入过程还在继续,这两部分养殖户特别是工商资本将是未来从事规模化养殖的主力军。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会逐年上升,传统养殖的比例会逐年下降。但受基本国情和湖北省情的影响,未来10年内传统养殖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主要是因为在未来10年内广大农村地区会有大量的中老年劳动力留守,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寄希望于从事传统养殖来增加家庭收入。此外,传统养殖生产的畜禽产品风味独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也给传统养殖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传统养殖粗放管理与标准化管理并存。传统养殖的主要特征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是养殖规模较小、管理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窝棚式的养殖,散、乱、脏、差的现象难以避免,粗放管理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都相对较大。传统的畜禽养殖属于家庭副业,多以自主粗放型管理为主,生产过程随意性大,疫病及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大,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生态、安全畜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只有对生产中的每一个程序进行规范,严格动物防疫程序,规范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控制畜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畜禽养殖的标准化是畜牧业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根本标志和核心内涵。
畜牧业标准化是畜牧科研成果和畜牧生产经验以及现代畜牧科学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是发展畜牧业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工作。抓标准化养殖,是防控重大疫病、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生产风险的需要,更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和产品质量、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需要。近年来,湖北省在实践中一直致力于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并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肯定。从发展趋势上看,实现畜牧业标准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做大量工作。
(3)小农分散经营与产业化经营并存。传统的畜禽生产组织方式多由自然形态的小生产、分散经营为主,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服务和稳定的投入品来源,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话语权,往往处于利益受损的不利地位,因此市场风险较大。只有发展产业化经营,才能让农户的小规模养殖与大市场对接,让养殖户取得市场话语权,使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产业化经营无疑是产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未来建设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牧强省建设的根本途径就是产业化。
(4)现代畜牧业投入更加多元化。自“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惠牧政策和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不仅农民加大了对畜牧养殖的投入力度,而且大量的社会工商资本也纷纷加入到养殖行业。“十一五”期间,雨润集团、中粮集团、温氏集团、正邦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加大了在湖北省的投资力度。同时,大量返乡农民工、工商界老板也纷纷投资兴建养殖场,据初步统计,畜牧业在近5年来已汇集吸纳社会资本超过200亿元。而在2012年,武汉钢铁集团也表示要进军养殖行业。畜牧业的投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产业发展带来不竭的资本动力,也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赤峰市;农牧业;经济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23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相连,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西、北与锡林郭勒盟毗邻。面积90275平方公里。
1 赤峰市2011年~ 2015年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
1.1 粮食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不稳定
2012年粮食总产量比2011年增长19.32%;2013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比2012年下降了18.3%。2014年、2015年粮食产量继续增加。小麦产量2009年持续为7.73万吨;2010年减产,2015年为9.21万吨。玉米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为297.05万吨。豆类、薯类和油料作物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2011年产量增加,2012年后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1.2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面积有所增加
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62.31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860.28千公顷。2013年分别为1078.22和875.08千公顷。2015年分别为1103.47和893.33千公顷,赤峰市处于半干旱地带,干旱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15年有效灌溉面积为460.10千公顷,多年来农业灌溉为粮食生产连续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3 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所增加
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7.68%。牧业总产值占44.61%。林业总5.49%。渔业总产值占0.41%。2012年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总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56%、43.19%、5.11%、0.37%。2013年分别为48.96%、43.59%、5.28%、0.38%。2014年分别为51.17%、42%、4.8%、0.4%。2015年分别为54.39%、38.9%、4.69%、0.5%。
1.4 大牲畜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牛、马、驴和骆驼变化趋势与大牲畜数量变化趋势相同。骡的相反。从2011年的14.16万头下降到了2015年的12.66万头。羊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由2011年的570.81万只增加到了2015年的615.83万只。绵羊的数量变化和羊的总体数量变化一致。
2 赤峰市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全市农牧民人均耕地、水浇地和草原面积小,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保障能力不强,水利灌溉设施总量不足,节水灌溉面积小,灌溉用水利用率低。
2.2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层次低
农牧业产业发展层次低,体系不尽完善,初级产品多,转化率低,没形成完整产业。龙头企业少,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作用不强,企业活力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规模和质量档次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2.3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农牧科技应用水平低
土地大部分分散经营,农户经营规模、范围狭小,实力小,成本高,市场信息不灵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部分地区、农牧民观念陈旧,科技致富与市场思想、意识不强。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3 促进赤峰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农田草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灾能力;突出抓好饲草饲料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大中型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3.2 优化农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种植业上,应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壮大蔬菜产业,畜牧业方面,积极调整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加快发展优质肉牛羊生产,突出发展奶类生产,稳定生猪、禽蛋生产。推行由季节性出栏、靠天养畜向四季均衡出栏、集约型经营转变。
3.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建立健全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畜产品销售和流通。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促进区域特色农牧业经济发展,以“扶优、限平、汰劣”原则狠抓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基地。
3.4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严格落实禁牧、季节性休牧制度;依法保护好农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2015.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严格地讲,它只能算是用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非最后的落脚点。因为畜牧业与种植业同属第一产业,畜牧业替代种植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仍然存在;以畜产品取代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也只是以一种初级产品代替了另一种初级产品,价值增值和市场空间同样有限。现代农业不仅仅意味着畜牧业生产及产出水平的提高,它更体现在畜牧业产后加工增值能力的增强。因此,从长远看,发展畜牧业的最终出路还在于改造传统畜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从而使从业农民增收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用产业化理念发展畜牧业,是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
2、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并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竞争力不强。第二,大型龙头企业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大型企业仍然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严重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己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产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及时采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决策不科学的问题,仍然依靠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集团企业,使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企业严重缺乏稳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 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在利益分配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其自身的强大经济优势,在与农民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第二,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用。有些地方,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第三,违约追索成本高。
2.3 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
畜牧业产业化要求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要有机联合;但我国的畜牧业集团化却存在产中、产前发达,产后加工严重滞后的格局,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量占畜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60%~ 70%,而我国肉类加工比重不到5%,且加工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还存在着加工深度不够、花色品种较少和优质高档品种比重低的问题。
2.4 产业化管理条块分割,政策引导失当
经过机构改革,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门分割、产销脱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畜牧部门只管生产,加工和流通则由其他部门管理,各行政部门为了维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方面,则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出于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不顾经济规律,简单采用行政命令,人为制造产业化企业和组织,有些地方则一方面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却对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在投资和融资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现在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3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继续增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今后,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确保投资及时到位。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应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逐步提高到15%以上。各级政府在税收政策上,要对产加销龙头企业视同开发性农业企业,实行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对区域性重点民营龙头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各级财政也要把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增设扶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基金;各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也应从资金投向和资金结构上向畜牧业产业化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倾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农业信用合作社也要在贷款方面向畜牧业产业化倾斜。
3.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事关产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地要根据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在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其次,也要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新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此外,还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和企业管理者自觉履行各种经济契约和合同,尽量减少产业化发展中的履约交易成本,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乡村;农村经济;兽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社会发展中各种经济体制的兴起与完善,各种散养畜禽模式和经济体制不断出现,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深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畜牧业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其更是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与作用。乡村兽医作为畜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其进行加强建设十分关键,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农民经济利益,甚至是决定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调节和调整。
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出现与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的经济体制不断的涌现了出来,不仅为国民经济增花添彩,同时更是为社会经济的提高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理论平台。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步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这种工程模式的存在与出现一方面促使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发展与出现。自上个世纪末期,菜篮子工程所带来了的发展优势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核心环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工作模式。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了以菜篮子工程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仍然难以满足我国高涨的社会物质需求,甚至是还存在着严重的食品供应短缺现象。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要想对这一现象进行扭转和转变,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去分析和总结,针对整个社会发展中常见的工序问题加以完善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体制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此项工程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步的形成了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功不可没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与青睐的一部分。
二、兽医与畜牧业的作用
兽医的存在与畜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整个畜牧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逐渐将畜牧业与兽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名称,也被人们广泛的称之为畜牧兽医,更是有人将其称之为牧医。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兽医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兽类、禽类和水生动物进行研究的过程,根据其研究工作要点和研究重点来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从而使得整个生物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生长优势,取得养殖产品。但是,由于多年以来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这种认识现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就造成了整个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合理的加强兽医建设,提高兽医队伍建设作用与效益。
三、乡村兽医队伍建设重要性
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畜牧业主要是以散养畜禽为主的工作模式,在这种工作体制之下,传统兽医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未曾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也造成了畜牧队伍认识偏低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6万乡村兽医,他们肩负着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吃上放心畜产品的卫士职责。
1、乡村兽医存在的必然性
农村需要乡村兽医。我国的畜牧业养殖是以散养为主,农村千家万户散养动物的方式依然占70%以上,散养的状态决定了为其服务的兽医也是“散”状分布的,所以在散养比较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村村都有乡村兽医。换句话说,畜禽的养殖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每户养十几、几十羽家禽(鸡、鸭、鹅)、几头猪、几头牛,养禽主要是过年过节自宰用的,分散的养殖只有同样分散的乡村兽医才能满足其服务要求,集中的兽医服务在服务成本、服务及时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散养户的要求。因此,乡村兽医由于自身的优势自然就成了当前农村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2、乡村兽医的三大特性
2.1乡村兽医具有社会性
从工作的目标看,乡村兽医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结果都是社会客观需要。乡村兽医工作在农村畜牧生产在第一线,与畜主面对面、与病畜面对面,零距离直接解决病畜问题。肩负着养殖、防疫、治病的维持生产的重任,是肩负人们食品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卫士,可以说,没有乡村兽医我国农村的畜牧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可见乡村兽医具备社会性特点。
2.2乡村兽医具有民间性
从工作对象看,乡村兽医直接面对的是动物及其畜主,从事以预防临床检查治疗为基础的活动。他们在农村与广大畜主频繁接触,提供咨询诊疗服务,是现代农村畜牧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兽医这种前哨和基础功能及其独立性,决定了一行业的民间性性质。
2.3乡村兽医具有服务性
从工作内容看,乡村兽医在职业活动中是以专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动物疫病诊疗和疫病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力图解除家畜病患,减少养殖损失,维持畜牧生产顺利进行,始终是处于与生产主体伴随的辅助地位,与主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3、乡村兽医队伍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乡村兽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有的达到70%以上,而我国约为35%。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农业、和农民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西藏经济蓬勃,产业结构、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步入了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这是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根据农业部《意见》精神,结合西藏实际,就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作一初步探讨。
一、西藏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生了性的飞跃,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GDP)9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31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4.3%;第二产业20.2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2.2%;第三产业39.63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3.5%。从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分析(详见表一),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90年增长了2.29倍,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22倍、4.67倍和2.95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良性发展态势,第一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呈现持续稳定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整体趋向上升趋势,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由1990年的50.9∶12.9∶36.2调整到1998年的34.3∶22.2∶43.5(详见表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随着西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占基础和主导地位的第一产业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内部生产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种植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林业平稳发展,畜牧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副业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划归到种植业和畜牧业范围内),渔业发展极为落后,生产总值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几乎为零。1998年,全区第一产业总值为31.31亿元,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6.56亿元,林业生产总值6575万元,畜牧业生产总值14.06亿元,渔业生产总值313.1万元。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分别由1991的39.7∶1.4∶47.9∶0调整为1998年的52.9∶2.1∶44.9∶0.1(详见表三)。
综合分析西藏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又存在着总量相对不足、比例持续下降的现实,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林业平稳发展,渔业发展严重不足;二是种植业生产布局不尽合理,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从农村家庭主要实物消费量分析,1998年,家庭人均消费粮食232.92公斤,其中:细粮105.08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的44.11%,粗粮127.85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总数的89%;同1991年相比,细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66.59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05.08公斤,提高了55.8个百分点,粗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142.23公斤下降到1998年127.85公斤,下降了10.11个百分点(详见表四)。从这两级数字可以看出,农牧民在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也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目前的农副产品生产状况与人民需求不相适应;三是畜牧业生产不容乐观,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灾害濒繁,草场退化,超载放牧,出栏率低、个体产出下降、商品率低,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复合作用,致使全区畜牧业生产总值比例呈现相对下降趋势,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4.9%,比1991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四是渔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起点低、产值少,构不成支柱产业。
纵观西藏农牧业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横向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当前农牧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农牧业生产规模小、起点低、发展慢,与新时期农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牧业生产由原来的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三是人地矛盾、草畜矛盾日益严峻;四是目前的农牧业生产现状不相适应与人们对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五是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脆弱,抗御灾害的能力差,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扰;六是农牧民主体素质差,市场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奔小康的需要;七是农牧业技术装备水平、农牧区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增长缓慢;八是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农牧区经济结构单调,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等,严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加大了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牧业持续快速增长和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提供了保障;第二,通过援藏与开放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少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施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第三,经过4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全区农牧业基础实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奠定了基础;第四,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刁再生产转变,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的进程中,农产品产量在持续稳定睁长的同时,通过区外品种结调剂,区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客观上要求产品必央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农牧业生产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第五,随着全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脱贫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绝大部分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迈进了小康生活,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已向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主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第六,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是全国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牧业发展必须顺应全国和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调整西藏农牧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基本思路的选择
西藏地广人稀,区情特殊,为便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实现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目标,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不同经济类型,将全区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是一江三河流域地区(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四地区;另一类是藏西北草原地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再一类是三江流域地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行政区划主要是指昌都地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区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最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西藏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思路:
1、种植业: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基本原则。在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小麦、青稞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种子工程”,提高种植业效益。调整种植业内部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合理的三元生产结构。
一江三河流域地区应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稳定增加粮食生产总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品质和品种,提高含量,积极引导农牧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和青稞品种,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种植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应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含量,在稳定增加粮食总量的同时,重点加大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形成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规模,增强农牧区防抗灾能力;三江流域地区应继续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面积,努力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2、林业:坚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合理规划,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林业工作方针。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四旁”植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工程造林、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年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沙漠化整治工程,推广太阳能、微水电等新型能源,减少薪炭林采伐量,保护和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畜牧业:坚持建设养畜、科学养畜和发展商品生产的方向。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把畜牧业生产结构与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结合起来,草场利用与草场建设结合起来,自然放牧与围栏喂养结合起来,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一江三河流域地区要在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力争把粮食生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生产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大力开展草场建设、围栏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恢复草原植被,改善高原生态环境,不断增强防抗灾能力。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保持草畜基本平衡,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江流域地区应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养殖业,大力开展改良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建设,推广秸杆氨化、饲料青贮等技术,积极发展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存贮、流通一体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经营服务体系,如:发展市场、提供信息、提高素质,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等等,单从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内部讲,尤其需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牧民商品观念,增强农牧民参与市场的意识,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增加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开拓市场,带动其它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1、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首先,坚持稳定和完善“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即“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加快落实草场有偿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开发“四荒”“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允许转让和继承”的政策,并明确免征免购的时限,使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其次,推行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集体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土地草场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大力发展种田能手、养畜大户,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2、发展规模经济
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发展规模经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协作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片一个特色,使分散经营逐步走向专业化协作生产。二是土地经营形成规模。可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之机,通过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引导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也可有组织地实行农业股份制,即农民家庭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承包土地作为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使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三是联合发展形成经济联合。充分利用援藏契机,与内地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紧密相连,面向市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
3、以农畜产品加为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的非农化,加快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西藏农村与全国农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加工业和乡镇上。西藏农村工业占农村各业总值的比重,比贵州低13个百分点,比青海低7个百分点,比甘肃低20个百分点,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只相当于以上三个省平均数的1/15,主要原因就在于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西藏农畜产品原料优势明显,特色显著,潜力很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只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西藏农村经济面貌得到改观。因此,应把发展农畜产品的加工业,作为一项产业化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4、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支柱,是一个地区经济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在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认真区内外市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的前提下,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选准主导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一要巩固提高传统特色产业,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二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注意发展高原物种、无污染食品、饮料等绿色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突出、市场容量大的项目,组织攻关,重点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注意开发名优特新产品,特别注重开发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使区域经济充满生机活力。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开发既要考虑区内国内市场,还要考虑邻国市场。同时又要避免“小而全、大而全”或“全面开花”的产业低层次结构。
5、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
农村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是产业化的重点。应在对现有企业(公司)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农村骨干企业发展规划。一要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界限,实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谁有辐射能力,谁为“骨干”;二要实行支持骨干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农周转金、农业发展基金中,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实施产业开发的“骨干”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向“骨干”企业倾斜,自治区还应考虑在税收、信贷上对“骨干”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措施。
一、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1、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工作力度大。
年初,县委、县政府将提高农民收入当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并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亲自抓、具体抓。与此同时,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找准切入点,重点开展了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畜牧兽医项目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我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2、措施得力,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预计今年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将分别达到176000头、24000头、190000只、1240000只,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肉、蛋、奶总产量将分别达到8700吨、180000吨和7000吨,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日趋完善。县、乡、村三级基本落实了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补免补防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良种繁育、畜牧兽医项目建设有了新进展。12名乡村配料员获得了省级资质证书,新增奶牛原种场一个,猪良种冷冻授精点一个;规模化养殖出现了良好势头,全县千头以上养猪场有4个,百头以上养牛场有15个,万只以上养鸡场有10个,预计畜牧业收入将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汾河流域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等都在积极筹建之中。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较大。对饲料、添加剂加强了监
管力度,对兽药、饲料经营和较大规模养殖场(户)实行重点监控,避免了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鹿”事件对我县奶业冲击较大。曾出现了卖奶难,倒奶现象,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部门积极工作,通过各级支持,每头奶牛补贴资金达840元,使我县的奶牛产业度过了难关。目前,奶价已恢复正常,奶牛产业也已恢复到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之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畜禽饲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我县畜禽饲养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程度还相对较低,散养现象还普遍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疫病防治,另一方面不利于科学、规范管理,增加了饲养成本,一定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了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2、畜牧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产品少。我县畜牧业发展虽然已初具规模,但缺少精深加工项目,以饲养奶牛为例,我县目前饲养奶牛为6220头,日产鲜奶约50吨,而这些鲜奶主要销往蒙牛和古城牛奶集团用与深加工,而我县基本没有深加工的产业,利润小,市场竞争能力弱。
3、畜牧兽医队伍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县畜牧兽医队伍来看,突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稀少,不能保证我县畜牧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需要;二是乡村两级兽医人员年龄严重老化,从业的39人中,达到和超过退休年龄的已有16人,年老体弱,也影响着基层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基层兽医站没有办公经费,也一定程度制约着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1、应增加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畜牧产业是富民富县的工程,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县政府及乡村两级要科学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扶持畜牧产业的优惠政策,如优先占场,减免以至无偿提供疫病防治等;同时,在资金导向上实行优先,如优先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等。
2、走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发展小区、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依据我县实际,应把奶牛产业作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龙头,在加速现有瑞美奶业等奶牛基地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恢复“阿牛”奶业打造特色奶品。同时,在我县七个平川乡镇都建立奶牛发展基地,形成奶牛发展小区,带动和幅射奶牛产业的发展,另外,各乡镇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寻找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畜牧产业,尽快在全县范围内兴起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2013年农牧业运行情况分析
根据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我区农牧业整体呈现:“粮丰畜稳、加工好,食品安全、生态优,一产稳健、农(牧)民富”的运行态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牧业总体经济稳步发展
在国家和自治区整体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区农牧业经济总体保持稳步较快发展。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1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丰收增产已成定局
今年,我区春播底墒足,生长期降雨充沛,出现了历年少有的利好自然条件,加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高效节水、高产创建等大范围农业科技应用的推动,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有望实现连续十年丰收增产。初步预测,全年粮食产量将达550亿斤,增产43亿斤,比2003年翻了近一番。
(三)畜牧业有望实现“九连稳”
今年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819.76万头只,连续9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羊存栏首次突破9000万只大关,肉牛、生猪存栏继续增长,奶牛存栏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区肉类产量191.3万吨,同比增长3.29%;禽蛋产量42.7万吨,同比增长3.0%;牛奶产量633.2万吨,同比下降4.7%;牛肉、羊肉、生鲜乳市场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5%、13.1%、9.4%;生猪价格走出低谷,截至9月末,主产区仔猪、待宰活猪和猪肉价格环比连续3个月小幅上涨。
(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良好
随着“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破题,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各项工作摆上日程,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农牧业产业化迎来了新一轮机遇期。在发展定位和利好政策的双重拉动下,农畜产品加工业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转,上半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60家,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6%。下半年是农畜产品加工的旺季,我区主要农畜产品供需两旺,预计第三、四季度的各项指标均会有更好的显现。
(五)草原生态建设进展顺利
截至9月底,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到4021万亩,提前完成2013年初的既定目标。今年,我区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良好,总体上好于往年同期水平,预计全年植被平均盖度将达到43.3%,较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草原“三化”速度进一步减缓。
(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安排部署工作,积极有效开展行动,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证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我区实现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通过我区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假劣农资、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兽药质量、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前三季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未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七)惠农惠牧政策进一步拓展
国家和内蒙古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国家除继续实施好已有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外,分别在促进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畜产品流通等方面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内蒙古在落实好国家各项政策外,本着改革创新、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已经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80个县域旗县中基本都属于农牧业旗县,非公经济已经成为这些农牧业旗县的经济主体。因此,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改革、发展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对农牧业资源丰富的旗县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的鼓励和扶持。
尽管农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农牧业基础薄弱、种粮和养畜收益下降、农牧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较大和草原生态建设滞后等诸多的发展瓶颈和问题,需要在改革发展中加以解决。
二、2014年农牧业环境分析及趋势判断
国家和自治区将“三农三牧”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我区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但各种风险和挑战也在叠加中凸显。如果没有大的、突发性气候等自然灾害发生,按照今年前三季度农牧业增长速度变化趋势并结合总体农牧业生产形势,预计2014年农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主要农畜产品价格将保持稳中略升,农牧民收入继续实现稳定增长。
(一)运行环境分析
总体上,2014年我区农牧业经济运行环境利大于弊,非常有利于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从宏观环境看,国家惠农惠牧政策强力实施,党的十提出:“四化”同步发展和“五位”一体建设是推动农牧业弱势产业快发展、可持续的总体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赋予农牧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健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自治区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的同时,将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定位之一,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绿色、特色现代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内蒙古农牧业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微观发展看,国家、自治区逐年加大“三农三牧”的投入,截至2013年8月底,全区农林水事务性支出219.2亿元,增长40.3%,在及时、足额兑现中央各项惠农资金的同时,自治区在已有的4400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5600万元,全区补贴脱毒种薯面积达到了100万亩。2013年前8个月,累计争取中央、自治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3亿元。全区加快农牧业投资建设力度,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46.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8%。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转变,预计2013年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将达到28000家左右,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万亩以上;全区有212.6万户农牧民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60家,比去年年底新增80家,销售收入和实现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3%和11%,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和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2%和16%左右,今年在工业经济整体疲弱的情况下,成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产业之一。
从市场趋势看,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工业化争粮、城镇化争地、环境污染等发展问题的凸显,国内外主要农畜产品供需偏紧的矛盾短期内很难扭转,特别是对我区无公害、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加,价格不断上涨。近年来,内蒙古生产的小麦、玉米常年收购价均高于周边省区,牛羊肉市场价格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左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具有内蒙古标识的绿色牛羊肉价格是国内其他产地普通牛羊肉的4—6倍。预计2014年,我区主要农畜产品市场前景比较乐观,整体价格将会稳中有升,但因产品不同而异。
(二)发展趋势判断
生产经营方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2014年国家和自治区将继续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好节水灌溉、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治理、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等工程,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出台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性举措,赋予农牧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预计2014年粮食产量仍将稳定在550亿斤左右,牲畜存栏量将达到1.2亿头只左右。
产业化发展方面,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实现农牧业增收增效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区在“8337”发展思路的正确指引下,自治区将在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招商引资、土地使用等方面出台并实施更加有利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预计2014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2000家左右,销售收入和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3%和16%左右。
农牧民收入方面,在国家和自治区惠农惠牧政策大力实施,农牧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生产经营方式良性转变等前提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更加牢固,虽然农牧业生产会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稳中有增的趋势仍然占主导;由于国家、自治区整体经济将保持稳中趋缓,导致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长幅度不会很大。预计2014年农牧民来自转移性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来自工资性收入增长趋缓,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12%左右。
三、主要对策建议
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背景下,针对我区农牧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结合区内外农牧业相关形势分析,为实现2014年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如下: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一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引导和强化耕地管理,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要抓好农业科技项目工程。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0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四要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标准设施农业园创建活动,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五要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由于农业用工价格5年内涨了2倍多,推动农机需求旺盛,特别是大型拖拉机增速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生力军。
(二)大力发展建设性养畜,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思路,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肉食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方面,实施家庭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标准,继续安排下达500个生态家庭牧场和5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任务。配套建设暖棚、畜圈、节水饲草料基地、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牲畜“吃”和“住”问题。另一方面,扎实推动畜牧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等重点扶持项目的落实。
(三)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坚持家庭经营在农牧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牧业经营方式创新。一是推进土地草牧场规范流转。保持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不变,依法保护农牧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牧业效益的土地草牧场流转办法,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牧业。加快培育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流转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依法设立旗县级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仲裁委员会,培训和选聘仲裁员,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社建设行动的同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示范社建设工作,扩大范围,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开展合作社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队伍。支持金融机构加入合作社,鼓励组建合作联社。三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出台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品牌、打市场,完善产业链,培育肉羊、马铃薯、羊绒等优势产业。四是深化农牧业投融资体系改革。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使用、收益及抵押、担保权能,鼓励金融机构业务更多地向农村牧区拓展,允许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资金互助、赊销赊购、联户贷款、农信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信用合作。利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四)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基本保护制度。结合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牧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和承包确权工作;在全面总结半农半牧区试点旗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础上,推进半农半牧区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好禁牧、草畜平衡、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认真总结前三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打牢基础。三是做好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在做好2013年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4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充实完善工作,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征占用草原行为。
(五)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依托专业科技团队和科研基础,做好内蒙古优势品种的保种和改良工作,探索、研发适合草原生态的改良物种。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没有列入国家支持规划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和畜牧业苏木乡镇的机构给予覆盖,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三是创新农牧民培训方式。以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加强科技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业农牧民。四是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跟进后期综合配套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坐席室坐席,完善扩充12316语音数据库信息内容,提高热线的服务能力。
(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陕西关中平原是典型的北方农区。陕西省提出“建设关中畜牧大区”,是对关中平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构想,它指明了关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进方向。努力使这一战略构想转变为生产实践,是加快关中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在对北方农区发展畜牧业进行经济理论分析之后,提出了“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把握“主业”与“多业”关系,突出优势主导产业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多组合产业。从横向产业关联分析,畜牧业由奶产业、肉产业和蛋产业组成。这些产业内部也可细分,比如奶业分为牛奶产业和羊奶产业。根据当前畜产品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分析资料,蛋类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长缺乏新增市场空间支撑;肉类市场有小量空间,主要分配给牛羊肉产业发展;奶类市场需求则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可能支持中国奶业,主要是奶牛业的长期高速发展。从理论上讲,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密集型畜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国内畜牧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与国际市场技术接轨具有一定困难,在一个时期内缺乏现实的国际竞争优势。再加上关中深居内陆腹地,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本高。“建设关中畜牧大区”比较现实的思路是瞄准国内市场需求,优先发展市场增长潜力大的奶产业,重点是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关中平原具有发展奶牛产业的优势,(1)地势平坦,纬度、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2)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结构以及种植苜蓿的传统,为奶牛发展提供了优质饲料;(3)经过多年发展奶牛生产初具规模,拥有高产奶牛核心群和一定规模的乳品加工能力;(4)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关中奶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5)关中是城市密集区,靠近产地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6)关中交通便捷,能够顺利通达国内主要消费中心。“建设关中奶业大区”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首要选择。以“牛”当先,以“奶”独大,将是未来“关中畜牧大区”的最重要特征。必须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相对集中,优先加快发展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的奶牛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畜牧业发展的“增长极”。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高关联产业。一般认为,产业链、价值链长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人们形象地将畜牧业称为“中轴产业”。从纵向产业连接分析,粮食种植业、牧草种植业、饲料(饲草)加工业是畜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畜产品物流和畜产品加工业则是畜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必须根据畜牧优势主导产业,协调推进纵向连接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和利益链条。如果把奶牛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就应该与之配套发展纵向连接产业。在种植业上突出饲用玉米、优质牧草(如冬牧70、紫花苜蓿等),在饲料加工上突出作物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等,在产品加工上突出各种乳制品工业以及相配套的包装材料、物流配送等。
当然,以“牛”当先,以“奶”独大,是对一个大的经济区域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局部地方选择其他优先发展的产业。肉牛业、生猪业、禽蛋业,甚至鹌鹑、鸵鸟等特色养殖业,都可能成为小区域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样,把畜牧业作为关中发展的重点,并不是说关中每一个县都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更不是说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规划、来发展。必须强调,较小的区域一定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不仅决不能放弃或轻视,而且要加大支持,加快发展。
二、把握“大家畜”与“小家畜”关系,重点发展大家畜
根据家畜个体大小,一般将畜禽分为“小家畜”和“大家畜”。“小家畜”主要指生猪、家禽、羊子等,“大家畜”指奶牛、肉牛、驴、马等。这好比工业中的“轻工业”和“重工业”。“小家畜”个体较小,属于多胎多仔或卵生动物,繁殖能力强,投资规模起点低,投资回报周期短,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大家畜”则个体较大,属于单胎单仔动物,繁殖能力差,投资规模要求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增长速度比较慢。也正因如此,(1)“小家畜”市场波动频繁,波动也大,“大家畜”则市场比较稳定,波动不大;(2)“小家畜”规模扩张容易,持续时间短,“小家畜”的规模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大家畜”规模扩张比较困难,持续时间长,目前“大家畜”规模扩张仍在进行。如果说20世纪后20年是“小家畜”规模扩张的时代,那么21世纪前20年则是“大家畜”规模扩张时代。“建设关中畜牧大区”必须紧跟国内“大家畜”规模扩张进程。
根据家禽的采食结构,一般将畜禽分为“草食畜”和“粮食畜”。“草食畜”指牛、羊等,“粮食畜”指猪、鸡等。“粮食畜”以采食农作物籽实为主,而“草食畜”既采食籽实,又采食作物秸秆,且以采食秸秆为主。在传统畜牧业时代,“粮食畜”采食农作物籽实后,剩余的农作物秸秆是农民家庭能源的重要来源。而到现代,随着农村能源革命,农作物秸秆不再是家庭能源的主要来源,反而成为农业“排放”的“垃圾”。发展“草食畜”,对作物秸秆进行青贮、黄贮、氨化等饲用处理,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再者,中国土地资源稀缺,以土地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粮食短缺将是“常态”。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草食节粮、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完全可以预言,21世纪是“草食畜”大发展的时代。
奶牛产业具有“大家畜”和“草食畜”的一般特点。而且,由于“生奶”必须经过加工“熟制”才能进入消费市场,要求奶品生产者与奶品加工者具有更为紧密的纵向产业连接,更紧密的产业关系,即较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挤奶站是奶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一头连着奶农,一头连着乳品企业。挤奶站可以由奶农合作建设,可以由乳品企业投资建设,也可以有其他投资建设形式。要大胆探索奶农组织合作社,合作社兴建挤奶站,合作社横向联合组织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投资或控股乳品企业,乳品企业面向市场经营的奶牛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以奶牛业为首位产业的“建设关中畜牧大区”,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注重有效益的增长。在具体政策措施上(1)注重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因畜群结构差异,一般奶牛的自然增长率为13-15%,肉牛只有5-6%),切勿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提出一些不合自然规律的高指标;(2)注重良种。优良种牛是基础。种牛如同工业工厂的仪器装备。只有“仪器装备精良”,再配合优良工艺、农艺等措施,生产优质产品,取得较高效益;(3)注重产业化经营,尤其是挤奶站建设。使草料、繁殖、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各环节要环环紧扣,节节相连,配置得当,协调发展;(4)注重资金支持。注意各种融资手段配合,增加资金融通能力,满足“大家畜”的较大资金需求。
三、把握“人力”与“畜力”关系,着重提升人力资本
影响畜牧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列举很多。比如,饲料供给、饲养条件、疫病防治、畜群结构、产业组织、产业习惯以及气候、交通等区位因素,等等。但最基本的,可归结为“畜力”和“人力”两个方面。
“畜力”是由畜禽品种的“基因”决定的生产力。改良品种在本质上就是提高由“基因”决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这方面的潜力很大,能够做的工作很多。不同畜种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提高“畜力”的方法任务不同。生猪、家禽等“粮食畜”已基本实现良种化,今后主要任务是选育新品种和推行经济杂交。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草食畜”良种化水平低,“畜力”潜力大,要坚持引进高产优良纯种、、胚胎并举,多条腿走路,加快纯种繁育速度,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从目前情形看,直接引进国外高产纯种冷冻,大力改良本地品种,是费省效宏之举。
与“畜力”相比,“人力”更重要,关键在人。所谓“人力”,简单地说,就是由人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决定的生产能力。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人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人力不足”也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农民在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转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结构存在明显缺陷:(1)农民只有从事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简单经验,缺乏现代畜牧知识和技术;(2)普遍受教育年限短,虽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农村的知识和技术传播效率低;(3)长期的单家独户经营,独立意识强,合作素质差。一盘散沙,不抱团。无论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横向合作”(自愿组成合作社),还是农户与公司之间的“纵向合作”(实行定单生产、产业化经营),都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人才是市场竞争的第一资源”。市场竞争在表面上是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在本质上则是人的竞争。农村是“穷人扎堆”的地方。农民既缺乏对“畜力”的投资,又缺乏对“人力”的投资。这种“财”与“才”的“双短缺”局面,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户资金短缺,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解决,而知识和技术必须由农民通过自己学习掌握(当然,如果有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或发达的合作社组织,农民也可以从中“融通”一部分知识和技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把政府拥有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研教育优势,迅速地转化为农民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优势。要在畜牧专业基地、片区,组织农民畜牧科技状况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要顺应农民知识和技术接受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向农民提供“傻瓜化”的畜牧技术产品,加快现代畜牧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传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四、把握“集中”与“分散”关系,优先发展集中产区
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进行。由于地理空间的非匀质性,造成不同地理空间的经济成本差异,进而形成空间效率的差异。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总是不断从低效率地理空间向高效率地理空间集中(聚集)。因此,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总是呈现出了“集中”和“分散”两大特征。
“分散”是传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分散”是效率释然。传统畜牧业依附于种植业,是家庭种植业的“配套”产业,其生产“原料”来自家庭种植业剩余,其产品“市场”在于家庭消费。因此,传统畜牧业不仅受限制于家庭规模,也受限制于种植业规模。由于种植业的特点是分散利用土地,以种植业为谋生之道的家庭和村庄,在地理空间上也就接近均匀分布。因此,以家庭为单元的畜牧业自给自足,分散独立存在,如星星点灯。
“集中”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集中”的根据依然是“效率”。由于社会分工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深化,地理空间的效率结构发生变化。原来难以利用,缺乏效率的空间,开始变得容易利用并富有效率。随之,经济社会活动空间结构和布局发生“趋利性”演变。这种演变工业经济表现明显,农业有相同趋势。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畜牧业逐步由“面向家庭”需求到“面向市场”需求,“产品”在市场销售,“原料”从市场采购,逐步超越了家庭和种植业(养畜的农户数减少,农户的养畜数增加,少数农户养了多数畜禽,畜禽向专业农户集中),呈现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集中”连片发展的趋势——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小区(园区)专业乡大型畜牧产业基地。正象工业经济中的“块状经济”、“园区经济”一样,畜牧业“集中”带来了“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集中”能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和庭院空间资源,能促进养殖信息、技术传播,能共享防疫、配种等公共基础,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集中”连片发展,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必然选择。“集中”有不利于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知识、信息传播和科技进步;有利于实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农户分享公共设施和合作闯市场;有利于紧密衔接产销关系,促进产业成长。要实施畜牧业的“集中”战略,设想未来的“关中畜牧大区”是由若干大型奶牛专业生产基地和众多肉牛专业片区、生猪专业片区、禽蛋专业片区共同组合而成。要规划和建设若干畜牧业专业基地、集中片区(组团),由专业大户而专业小区,而专业村、专业乡,直至专业县,终成“星火燎原”之势。陕西省宝鸡市已经着手在陈仓区渭河南岸的蟠溪、天王、钓渭三镇建设奶牛产业区,实行基地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强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30个奶牛小区、60个挤奶站,奶牛数量由1.25万头增加到3万头以上。可以采取措施,支持宝鸡市陈仓区三镇奶牛集中产区建设,使其成为“建设关中畜牧大区”中建设高效集中畜牧产区的探路先锋。
“合作社”是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每一个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都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合作社是社员(即加入合作社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代言人”,是“集中”社员实现市场需求(而不是代替农户)的组织。合作社的“第一要务”是为社员提供“服务”。在“建设关中畜牧大区”过程中,要发挥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使“合作社”成为“关中畜牧大区”的重要组织载体。要在发展专业户、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乡的同时,注意引导农户发展合作经济,自愿组成“合作社”,由合作社为农民开展“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以及防疫、配种和信息、技术服务。通过合作,增强农户的市场地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就农业产业组织形态而言,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称道的是家庭承包经营,90年代称道的是公司与农户的纵向连接(是经济合作的一种)的产业化经营,那么在21世纪初农户与农户的横向合作将登上前台,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农业组织体系。
五、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发挥政府功能
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政府的职责是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市场机制之不足。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一般而言,只要“无形的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就不需要“有形的手”参与。否则,就是政府越位、错位,这将会降低市场运作效率,损害市场经济主体利益,损害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
但是,市场运转也是有成本的。当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时,市场运转的成本很高。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进入市场交易的成本更高。目前,在农业经济、畜牧经济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的严重问题。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在人才、技术、信息以及防疫等方面市场机制很难有效发挥作用。畜牧人才市场失灵、技术市场失灵、信息市场失灵、防疫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户规模过小,从市场上购买技术、信息和人才、防疫服务“不经济”。因此,对于小规模经营畜牧业的农户来说,这些产品具有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或准政府组织(比如非营利的市场中介组织)提供。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变化;政策调控;生态建设
0引言
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的北部边陲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北纬41°35′~46°46′,东经111°9′~119°58′,总面积20.3万km2,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生态平衡功能脆弱,农牧业生产不稳定,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因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及华北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这一地区的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严重,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已对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
1生态现状与变化态势
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典型草原、农牧交错带以及农耕区为主;东北部为乌珠穆沁盆地,河网密布,水源丰富;西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明显,使得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降低,具体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恶劣天气增加等方面。
1.1草地退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整体退化趋势一直在延续,21世纪初,相当于草原化荒漠状况的稀覆盖植被区的面积比20世纪80~90年代扩展了4~5倍,到2007年,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到可利用面积的64%。牧草高度下降40.3%-76.7%,产草量下降50%-65 %,盖度下降35%-85% [1, 2] 。同时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收到威胁,雪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鼠害虫灾加剧,遏制草原退化,恢复草原生态已刻不容缓。
1.2土地沙化
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该区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部,是京津地区的风源、沙源和水源,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京津地区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不仅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京津地区最主要的沙尘源之一,对京津、华北等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构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2, 3]。草原退化沙化的日趋严重,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
1.3土地盐碱化
中国地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先决条件。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纷繁复杂,其根源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行为。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在2000年之后由于采取了一些生态恢复措施,使得土地盐碱化面积开始减少,在2005年之后土地盐碱化趋势明显降低,但仍然存在。
1.4极端气候天气变化
锡林郭勒草原50年代干旱发生较少,各气候区发生频率在30%左右,六七十年生频率都较高,荒漠草原发生频率最高的60年代达到了80%;90年生频率明显减少,进入2000年以后,干旱又明显的增多,达到80%。进入21世纪,由于经历了1999-2002年连续4年的严重干旱,又出现了2001-2002连续两年的沙尘暴高发期,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往年。沙尘暴对草原植被和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会加剧草原植被的退化[4, 5]。
2生态环境退化分析
锡林郭勒盟地区是一个草地为主要生态系统的地区,而沙地又是其主要土地类型,生态脆弱性明显,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用下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草地和沙地的变化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气候的干旱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之对草原的过度利用,使得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土地沙化导致草地生物产量迅速降低,频繁引发浮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京津、华北以及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愈来愈严重的危害。本文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草地退化和沙地变化的原因
2.1气候因素
锡林郭勒盟地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一般在150-400mm之间,且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4]。从近几十年气候变化来看,锡林郭勒盟地区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相对较丰,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下降;自1981年以来,锡林郭勒地区气温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其间以20世纪90年代升温最为剧烈[6, 7]。
2.2人口增加与草畜矛盾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草畜矛盾不断加剧,1949-2003年的54年间,全盟牧区人口增长了3.5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1倍,畜均占有草场下降了11.4倍。2003年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较,冷暖季分别超载411万个羊单位和800万个羊单位。过牧,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地生产力急剧下降,加上严重的干旱,退化沙化明显加快。人口不断增长也是锡盟浑善达克地区土地沙漠化人为因素中的重要原因[8-10]。据锡林郭勒盟人口统计资料,1947年锡林郭勒盟人口约为15.84万人,1999年发展到92.37万人,增长了近5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之经营方式的落后,对土地和及其生物等自然资源的进行掠夺式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加速了沙化面积的增加。
2.3草地开垦与耕地弃耕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以粮为纲”的方针下,农业生产建设资金和劳动力绝大部分投向粮食生产,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失调,盲目地扩展种植业及粮食的生产,忽视和削弱了林牧渔业的发展,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结构及其产品结构趋向单一化、欠合理化;特别是盲目垦殖,乱砍滥伐等,使沙漠化与水土流失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据70年代中期的统计显示,全国牧区草地被开垦800万公顷,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鼠虫害面积达草地面积的30%以上,黄土高原和南方的草地水土流失严重,草地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濒临灭绝。呼伦贝尔草原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草地运动,开垦草地47万公顷。许多新开垦的土地退化严重,很多开垦的土地被弃耕,这些废弃的耕地在当地多风,降雨量少且集中的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情况加重,其中内蒙古伊克昭盟沙化土地面积的40%来自被垦草地。[11, 12]
3生态环境恢复
由于锡盟地区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增强,严重威胁着本地以及华北各地的生态环境安全,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调节生态系统的恶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生态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3.1政策调控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牧区也要“以粮为纲”、牧区也要实现“粮食自给”、滥垦草原的实际,提出了“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将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方针确定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八字方针。1983年,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到1985年8月,全区95%的集体牲畜作价归户。1983年,在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影响下,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家畜作价归户。继而采取草与畜的双承包的形式,到2000年双承包的历史任务宣告完成。从1984年开始,内蒙古牧区全面推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把草牧场所有权划归嘎查(村级单位)所有[13]。 1996年,内蒙古提出并实施了“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双增双提战略,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牧还林(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等有关政策,结合内蒙古实际,自治区政府采取了“退牧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禁牧休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围封转移”的核心内容是“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
在不断完善的牧区政策调控下,锡林郭勒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牧区普遍存在富裕牧户牲畜多、生产机具多、草场不够用、劳动力少,而一般户和贫困户牲畜少、生产机具少、草场多、劳动力相对富裕的问题。在一个浩特范围内,相邻的几家牧户自愿联合,合群放牧,有计划轮换使用各家的冬季草库伦。这种情况适合于草场面积小、各家的牲畜头数也较少的情况。合作经济组织在牧区还有利于解决两极分化。根据在牧区的典型调查,许多牧业大户将自己的牧场围起来,将家畜在流转来的牧场放养,在别人家的牧场放养家畜则没有对草原的养护意识;贫困的牧民要增加收入,须增加牲畜头数,而又受到草原狭小的限制。
3.2生态恢复建设
由于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作为华北生态安全的屏障,国家逐渐在锡盟地区进行了一些生态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移民搬迁和舍饲禁牧等工程等。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省(区、市)的75个县(旗、区),实施退耕还林、禁牧舍饲、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减轻环北京地区的风沙危害。通过实施营林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草地保护和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及节水设施建设等,对沙化草原、浑善达克沙地、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沙地进行重点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改善了环境的同时改善牧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等[14]。
草原实行禁(休)牧后,以自由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正在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牲畜良种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改良比重达到84.2%,比禁(休)牧前的2001年提高了21.2个百分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全盟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植被开始得到恢复。据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从2002年连续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休牧区与非休牧区相比,牧草高度增加了6.5~25cm;盖度增加了38.2%~50%,亩产鲜草增加了35.6~229斤;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由2001年的7,120km2减少到目前的4,053km2,西部半荒漠与荒漠草场植被平均盖度由17%提高到41%[15]。截至2006 年初,内蒙古实现退耕还林还草3,500 多万亩,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土地面积达到1.85 亿亩,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生态环境好转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沙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据监测,5大沙地的林草覆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经过多年的治理, 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此外,退耕还林还草还使得沙尘暴次数减少,还能够促进促进农牧区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农民收益[16]。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平衡,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围栏在近30年的实践中,对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的一些地方采取的围封转移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围栏政策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首先,从生态环境角度而言,草场围栏导致的结果有小范围内牲畜的践踏加剧了草场的退化,不利于草种的传播,导致牧草种类单一化,其抗践踏能力比较弱,生态平衡易于破坏,若保护不当,容易再次退化。其次,从经济角度而言,草场围栏加重了牧民的经济负担,而且围栏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锡林郭勒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之后,在一些旗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部分旗县的草原仍处在继续恶化状态。
4结论
锡盟生态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生态恢复措施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对于锡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以及极端天气增加等方面。地区处在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生态功能相对脆弱,受温度和降水影响较大,其中降水量的多少对草地生长影响较大。气候变化不是锡林郭勒盟地区草地退化与沙地变化的主导因素,人口增加和过度放牧的影响较大,草地的开垦和耕地弃耕也会造成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针对锡盟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些生态工程建设,对草地退化与土地沙化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的生态环境恢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目前的生态恢复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相对混乱,没有一些确定的模式来综合评价生态状况;在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海梅,李政海,韩国栋,许田,阎军.锡林郭勒地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年代变化规律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472-1477.
[2] 孔庆伟,布赫敖其尔,范天恩.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7,19(1): 25-27.
[3] 王贤,丁国栋,蔡京艳,陈平平,范建友,李素艳.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成因及其综合防治[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 147-151.
[4] 格日勒.遵循气候规律、合理利用锡林郭勒盟草原[j].内蒙古草业,2006,18(4):40-43.
[5] 刘志刚,刘丽萍,游晓勇,周志萍,郑纪文.锡林郭勒草原气候变化与干旱特征[j].内蒙古气象, 2008(1):17-18.
[6] 王海梅,李政海,韩国栋,鲍雅静,韩经纬,阎军.锡林郭勒盟不同生态地理区气候变化特点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23(8):115-119.
[7] 陈韶华,姚云果,于莉丽,白海云,李丽儒.浅谈锡林郭勒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190):26-28.
[8] 武建伟,赵廷宁,鲁瑞洁.浑善达克沙地现代土地沙漠化发展动态与成因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1(4):36-40.
[9] 董建林.浑善达克沙地(局部)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00,5:25-29.
[10] 刘树林,王涛,安培浚.论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人类活动[j]. 干旱区地理, 2004,27(1):52-56.
[11] 苗阳,卢欣石.历史时期中国草原垦殖原因初探[j].草业科学,2008,25(4):26-32.
[12] 李琪,王秋兵.“重农轻牧”思想与中国北方草地资源的利用[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6,22(1):45-50.
[13] 盖志毅,李媛媛,史俊宏.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牧区政策变迁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7(5):34-37.
[14] 钱贵霞,郭建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