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球生猪产量自 2009 年以来总体处于增长的趋势,全球生猪产量从 2009 年的 118,728.20 万头增长至 2016 年的 124,508.80 万头,复合增长率为 0.68%,增长速度较为平缓。在主要的生猪出产国中,俄罗斯、韩国、墨西哥、巴西和美国的增速较快,2009 年到 2016 年的生猪产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5.35%、3.03%、2.67%、1.43%和 1.36%,中国的复合增长率为 0.34%,总体产量趋于平稳。

全球生猪年产量(万头)

生猪存栏量处于下降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2016年全年我国生猪存栏分别为46582.74、45112.5和43504万头,2015年与2014年相比存栏下降为11.19%,2016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3.85%。

生猪存栏量(万头)

我国生猪养殖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带。近年来,我国商品猪养殖规模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无论是种猪养殖还是商品猪养殖主要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由于散养存在饲养水平参差不齐、兽药残留无法控制等诸多缺点,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企业在资金、技术、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大规模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将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全国生猪出栏头数(万头)

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提高,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等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散养户退出明显,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程度正在明显提升。2015 年我国生猪养殖户减少大约 500 万户,减少的养殖户基本都是养殖规模在 500 头以下的中小散养户, 而规模化养殖场进一步增加,截至 2014 年年底,养殖规模在 10,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已经超过4,700 家。目前一些大型的以“公司+农户” 为主要养殖模式的企业已经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 500 头以上。未来一段时间内,规模经济仍将驱动我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发展,规模化养殖将是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趋势,中小散养户退出的市场空间,将由大型的规模化企业来填补。

市场整合推动区域龙头崛起

当前我国以鲜肉消费为主,生猪和猪肉的运输半径受新鲜度和经济性要求不能过大,因此各销售区域的猪源由相对应的产区供给,为区域化产业布局提供了基础。规模化养殖企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良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完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开始在饲料、养殖、食品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链上具备了全面布局能力,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龙头地位的巩固。

需求升级推进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猪肉安全性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消费者对产品源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控制农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欧盟自 2005 年起要求在其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肉类食品都能被跟踪与追溯,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日本也建立了优质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 15这些规定除了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外,同样具有贸易壁垒作用。

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促进高端猪肉品牌的树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引发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散养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生猪养殖过程中添加剂的滥用难以有效控制。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

一方面,能够打造高端猪肉品牌的都是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极高,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对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规模养殖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具备更高的养殖和育种水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肉质和口感更好的肉猪,以迎合消费者需要,同时养殖成本也因为规模化的优势而更低。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部分区域性的高端猪肉品牌,未来随着生猪养殖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异地养猪模式的推广,会有更多的高端猪肉品牌出现。

大型企业的产业链式扩张模式

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高效益吸引生猪养殖业的上下游企业纷纷延长产业链进入到该行业,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通过兼并整合全产业链来减少各个环节的相互制衡,以全产业链联动的方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稳定利润。新希望等大型饲料厂利用自身资本力量新建大规模养殖场,并借助融资能力优势,以参股、代加工等多种合作方式向养殖业、屠宰业、食品加工业渗透。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