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黑猪是桃源人民经过数百年精心选育的优质地方良种猪。原产于桃源县车湖垸乡延泉村,俗称“延泉黑猪”。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桃源养猪业一直长盛不衰。早在明隆庆年间(1567年-1592年),在常德地区一带就流传着“金丹洲(丹洲即原常德县丹洲坪,是时盛产柑桔),银木塘(木塘即今县内木塘垸乡,是时盛产棉花),比不上延泉(今县内车湖垸乡)养猪娘”的民谚,那时,桃源黑猪就已闻名遐迩。

桃源黑猪具有性成熟早、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优良特性。桃源黑猪肉肌内脂肪≥5.5%、不饱和脂肪酸≥61%、风味氨基酸≥75%、镁≥210mg/kg。桃源黑猪突出的产品特性,受到业务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原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徐克学研究员,选取48个中国地方猪,依据32个性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认为桃源黑猪是中国猪种的代表。同年,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孙宗炎研究员等用遗传标记基因频率,计算了湖南省11个地方猪的遗传独特性,并按遗传独特性划分保护等级,桃源黑猪排在第一位。2006年,以桃源黑猪类群为主的湘西黑猪被列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4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证书》。

桃源黑猪是桃源县养殖业发展的一张精美名片,曾经有过辉煌的一页,是桃源养殖产品的奠基者。长期以来,桃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桃源黑猪的保护与开发。1958年,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兴建了隶属于县农科所的“桃源县古堤猪场”,1978年更名为“桃源县畜禽原种场”,2007年更名为“桃源县桃源黑猪资源场,重点担负桃源黑猪核心群的保护及提纯复壮、试验示范工作任务。1979年,桃源县革命委员会出台了《桃源黑猪保护条例》。1982年,县政府划定车湖垸、青林、枫树3个乡共24个村为桃源黑猪保护区。1986年,县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在核心产区兴建了桃源县畜禽二场,专门从事桃源黑猪的选育工作。1990年,在湖南省畜牧局主持下,在桃源县畜禽原种场组织开展了《新桃源猪》选育,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了瘦肉型新品系—新桃源猪,先后获得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9月通过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湖南黑猪”。 

桃源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加大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的工作力度,将桃源黑猪地标的使用权授予湖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桃源县湘西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拨出800万元专款支持桃源黑猪产业园和桃源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湖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视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为己任,常抓不懈。2016年全县桃源黑猪保种核心群规模达到了276头,其中母猪252头、公猪24头(6个家系)。全县建立了6个保护区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生产群母猪养殖规模达了2513头,年出栏桃源黑猪商品猪在4万头以上,创产值2亿元。湖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还在桃源县城和常德市城区设立专卖店4个,桃源黑猪肉冷鲜肉也进入到长沙、武汉等地的高档宾馆及酒楼。桃源黑猪地标的认定和审定不仅可以对桃源黑猪实施更有效地保护,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桃源黑猪的全面开发,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湖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提供优质种猪825头,出栏原生态商品肥猪5180头。全年经营收入942.56万元,本年度盈余164.3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403.28万元。2016年提供优质种猪1250头,出栏原生态商品肥猪8920头。全年经营收入1588.48万元,本年度盈余237.42万元,现有固定资产449.16万元。

桃源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作为促进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桃源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组建专门机构。成立了桃源县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桃源黑猪地标的使用与管理,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效应发挥到极至。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出台了《桃源黑猪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加强对地理标志的管理,使地理标志的使用规范有序。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对桃源黑猪进行广泛宣传。并利用各种农产品博览会,展示推介桃源黑猪的特质特性。四是加强激励引导。建立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激励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支持养殖业主发展桃源黑猪。五是加快产业开发。以湖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桃源县湘西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开发桃源黑猪系列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杜胜全)